首页 / 玄幻小说 / 问镜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一百零七章 当年观照 似非我辈(下)(2 / 4)

作品:《问镜

重伤垂死的无归羽客开启玉盒,面对特殊的元质,欲以神意牵引吸收,然而遭遇魔劫侵蚀的神魂,触及元质之后,反而激了某种异变,被倒吸进去,就此神魂绝灭,仅存的那一点儿灵明,也淹没在元质之中。

余慈知道自己为何会有这样的判断:

实是黄泉夫人的观察方式,实在是太过独特细腻。

其法仿佛可以映照大千,没有任何细节能逃过她的观察,而且每一个细节都有特殊标识,细致敏锐得让人心头堵。

如此周密细致,寻常修士,洗炼阴神之后,集中精力,也能做到。

而在还丹上阶,紫府元神显化之后,更是容易。

但这般不论大小、粗细,都要弄个清楚明白,也实在很麻烦。就算人的记忆潜力无穷无尽,可垃圾信息太多的话,会使得神魂负担沉重,遮蔽真正的灵光。

玄门向来提倡“专气致柔,少思寡欲”,极端点讲甚至是“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便由此而来。

魔门不讲究这个,但役形劳神,总为不美,必须花费相当多的时间重新洗炼清理。

有些时候,遗忘是最好的方法,至不济也要刻意埋藏起来,待长久闭关之时,再专门抽出时间,静心梳理,自警自醒,如此方是修行的正道。

可黄泉夫人不然,余慈现,就算是无归羽客尸骸所在的大殿中一块寻常的砖石,在她眼中,也是纤毫毕现,不是特别用意,却自然映照,存入记忆之中,实际呈现。

而对玉盒中看似一色的血红元质,她便能察觉出极细微的差异来。

神乎其神。

但不管怎样,这种做法,已经悖逆了为人的常理,换个人过来,大概没几天就要疯了吧……

回到黄泉夫人的记忆中。

当时黄泉夫人既然察觉到有问题,自然近前,意欲拿起玉盒察看。

可祭炼为法器,又吸收了无归羽客神魂的元质,在这时已经形成了某种特殊机制。

刹那间,十七道血光暴涨切割,仿佛是一只狰狞的昆虫,舒展节肢

按照赵相山的说法,这十七道血光,是模仿参罗利那十七道长足,自具玄妙。

而当年的黄泉夫人确实了得,这样突然的变故,仍然被她躲过,但玉盒也被远远打飞出去,落在墙角,重新闭合,内外封绝。

两边的记忆终于重合了。

若换了旁人,现在都可以来个“法器认主”,但黄泉此后什么也没做。

可是,余慈却在记忆的结合部,寻找到了更细致的交叉点。

那是一直浑浑噩噩的转世灵性,灵智萌生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