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大明英华 / 章节正文阅读

339章 都想走(2 / 3)

作品:《大明英华

郑海珠又道:「说完脑子,说心。码头私窠子里的妇人们,难道不是被世道逼成那样的?已然那般凄惨,还要每月交花绢银子给朝廷养男人,你们还一口一个***,亏不亏心?」

黄祖德带了几分辩解道:「夫人,我老黄又没拿她们一分血汗钱。再说了,我就是个丘八,本也不会像读书人那样文绉绉地说话。在京里的时候,抄家抄累了,我和兄弟们去逛窑子,再熟的相好,我也这么叫她,但出手给她银子,绝不小气的。」

郑海珠往椅背上靠去,沉重地叹了一口气,望向春阳照耀的窗栅。

也不要盯着眼前这个纯粹的古代男人教训了。再过四百年的后世,情形不也没好到哪里去么?

黄祖德觑着郑海珠脸上的阴云未再酿出暴雨,遂定了定神,掂着小心,开口道:「我们做世袭锦衣卫的,最懂尊卑,夫人有什么决定,我和兄弟们照做就是。夫人说港口的女子应该被救出火坑,而且她们比乡野的普通小媳妇更彪悍些,能去当女兵,自有夫人的道理。我方才多嘴一问,只是怕夫人得罪蓟辽的文官儿。」

郑海珠的目光投回黄祖德的脸上。

这才像参谋部的人应该有的思维。

马祥麟虽然也不是纯然的赳赳武夫,对朝堂各派争斗更不陌生,但毕竟将来作为一镇总兵时,脑中盘划的多为用兵御敌的大计,朝臣边臣之间的利益细节,顾不上去想,需要黄祖德这样的下属来考量和提醒。

郑海珠于是完全放下了叱责之态,点点头道:「祖德,我晓得你的担忧。现在任上的蓟辽总督王象乾,和杜松,是文武两条道儿,这山海镇的关税钱赋,都是顺天巡抚下的永平兵备道在管,花绢银子,自也是交给永平兵备道的老爷们。杜松毕竟有营兵,能保一镇平安,他在山海关做做私港,永平兵备道的文官定会睁

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我若把港口的羊牵走了,薅羊毛的还不得红了眼?」

「对嘛。」黄祖德闷声应道。

郑海珠站起来,走到门边,看着将将绽放的枝头春芽。

「那就每次少牵一点。祖德,我要救的人,我要用的人,不会救不出、用不了。荷卓就是前例。」

……

又过了一日,酉末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