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逍遥小贵婿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八百一十四章 那年夏 十(2 / 4)

作品:《逍遥小贵婿

在这样的雨天,农人们为了自己田里的庄稼,他们依旧要冒雨去田里干活。

同样如这样的雨天,京都的那些商贾权贵们,恐怕正坐在某个茶楼里,或者坐在某处湖边。

他们喝着茶,听着曲儿,看着烟雨朦胧的景致,指不定来了性子还能吟出一首诗来……

付出了最多的农人,过的是最苦的日子!

在京都享受的那些商贾权贵,什么都没有做,过的却是最舒服的日子!

为什么会这样?

吴沁不得解。

秋八楼此刻也眉间微蹙。

对于民间疾苦,他是有所了解的,只是他同样没有如李辰安这样走到群众中去,故而他只知其表,不知其根。

现在他才明白社会的底层,日子过得是多么的艰辛。

这是皇上绝对看不到,也绝对不会知道的!

恐怕就连地方的官员也不了解……或者他们了解,却为了粉饰太平,为了自己的政绩,将呈报上去的奏折写的花团锦簇。

于是,朝中一片祥和。

官员们一个个皆以为天下富足,四海升平!

在一片歌功颂德中,皇上便飘飘然不知所以,真以为自己就是真命天子!

他看向了李辰安,这个走入了群众中的宁国未来的皇帝,他亲眼看见了世间疾苦,此刻他内心中会有怎样的想法呢?

李辰安的面色很是平静。

王老汉没有说那些税赋,但想来比之宁国并不会好多少。

苛捐杂税是一个方面,在李辰安看来,导致农人如此贫穷的缘由还有这极低的生产力。

千年以来,这农耕的技术并没有大的进步。

在耕作上,在育种上,在施肥以及田间的管理上,在水利的灌溉上,甚至在农具的改良上,都还有着巨大的空间,只是受限于这个世界的科学技术,这一切都还没有发展起来。

当然,原因还很多。

比如粮商对粮食的定价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