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章今日废太子,谁赞成,谁反对?啊】(1 / 2)

作品:《大秦从挖地道开始

“先帝遗诏到——!”

随着张良一声高喊,始皇帝寝庙内外,无不震动。

要知道,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始皇帝遗诏了。

如果算上册封赵昊为秦王的那份遗诏,众所周知的始皇帝遗诏就有三份。

这简直有悖常理。

虽然始皇帝执政的时候,留下了诸多问题,但却从未出现过齐桓公晚年时的昏聩。

所以,台下众臣,包括外围的老秦人,都开始怀疑这份新出现的遗诏,是否真的乃始皇帝遗诏。

毕竟公子高曾扬言胡亥、赵高矫诏太子之位。

如今他拿出的这份遗诏,谁又能判断其真伪?

“诸位,国不可一日无主,大秦需要一位新君带领大秦继续前进,此事至关重要。”

公子高肃然一句,全场静如空谷。

只见他抬手拿起张良手中的铜匣,语气万分沉重地继续开口“先帝在南海受困时,曾交给本君一道诏书,书匣封口写着‘朕后国乱开启’。本君手拿之物,便是先帝诏书。

此时,诏书并未开启,本君先行对天明誓本君启诏并非私心争位,而是不想宗庙社稷,天下百姓陷入乱局。如今朝廷因新君迟迟不立而动荡不休,乃乱局伊始,本君觉得是时候开启诏书,扭转乾坤了。”

“这”

众人听到公子高的话,一片惊愕。

这是什么话?

人家胡亥之所以没有登基称帝,是因为秦崇水德,十月乃水德最盛之时,需符合天命,才没有仓促登基称帝。怎么到你这里就是新君迟迟不立而动荡不休了?

再说,李斯之前不是已经说了吗?如今的动荡与先帝在世时留下的诸多问题有关,你要扭转乾坤,拿先帝遗诏出来是什么意思?

难不成先帝自己留下的问题,自己就能解决?

很明显,对于公子高的说词,台下众人并不是很满意。

一时之间,竟无人回应,连冯去疾等人都默然不语了。

“岐山君既然拿出了先帝遗诏,按流程,是不是应该监诏了?”李斯终不忍公子高被冷落,沉声提醒道。

冯去疾冷笑一声“岐山君既已明誓,还是自家开了吧!”

“甘泉宫遗诏尚有两公监察,如今岂能特例?”李斯板着脸道。

“嬴丰虽为御史大夫,但侍奉先帝少之又少,如何能监诏服众?难不成由老夫和李丞相监诏?”

“若右相愿意,也不是不可。”

“呵呵。”

冯去疾不屑一笑,随即直接拒绝“老夫可不想助纣为虐!”

“既如此,那就只能请另一位冯公了。”

似乎早就料定了冯去疾不会配合自己,李斯果断抛出一个重磅消息。

“另一位冯公?”

众人一片惊诧。

却听李斯笑道“冯公虽被贬黜,但却从未忘记国事,如今国事动荡,老夫请冯公出来,一是甘泉宫监诏有冯公,此番监诏若没冯公,诸位怕是很难信服。二是岐山君对冯公十分信任,他相信冯公能秉公护国。”

话音落下,只见冯劫缓缓走出禁军人墙,面无表情的来到祭台之上。

“冯劫!你这是做什么?”

冯去疾对冯劫的出现也大感错愕。

虽然他俩是父子,但在政见上,一个是老好人形象,一个是火爆脾气形象,并没有多少交集。

“还能做什么?监诏呗!”

冯劫垂着眼皮看了冯去疾一眼,淡淡说道。

冯去疾忿怒的豁然起声,怒道“你已经不是御史大夫了,有何资格监诏!”

“不是御史大夫又如何,那御史大夫不是没能力监诏吗?”冯劫依旧语气淡淡地道“老夫监诏,有谁不服,可以站出来替代老夫!”

“这”

冯去疾语塞,扭头看向身后众臣。

只见身后众臣面面相觑,却无一人站出来替代冯劫,包括那名新任御史大夫嬴丰,都默默地低下了头。

眼见气氛一下子陷入沉默,冯去疾顿时红了脸“就算有你监诏,也无法服众。当日甘泉宫监诏,还有蒙毅,老夫不信蒙毅也愿来监诏!”

“”

听到冯去疾的话,台下众臣纷纷点头。

他们之所以深信甘泉宫那份遗诏,其实很大程度与蒙毅有关。

毕竟蒙毅乃始皇帝心腹,他没理由帮助赵高、胡亥矫诏。

由蒙毅监诏,才是最令人信服的。

可惜,蒙毅被赵高取代了郎中令之职,就连蒙家也分崩离析,怎么可能来这里监诏。

然而,冯去疾的话音刚刚落下不久,一道熟悉的声音忽地响起“蒙毅愿替岐山君监诏!”

哗!

全场哗然,不由循声望去。

只见一名中年男子,一身黑色长袍,步履稳健,面色肃然的出现在禁军之中。

“这,这怎么可能”

冯去疾瞪大眼睛,满脸的不可置信。

李斯微微一笑,再次开口

“蒙毅在代地出任郡守,政绩斐然,此次祭奠仪式,老夫召天下郡守回咸阳共商国事,他也欣然答应了。如此,想必经由冯公和蒙毅监察的诏书,应该没人再有疑虑了吧?”

“这”

众人语塞,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好。

下一刻,一向沉默寡言的老郑国开口了“先帝寝庙前,老夫相信他们不敢作伪,否则死后有何面目见先帝?”

此言一出,全场肃静。

公子高立刻朝冯劫、蒙毅拱手“敢请两位监诏!”

冯劫与蒙毅对视一眼,二话不说的走到铜匣面前,深深一躬。只见冯劫肃然站定,蒙毅上前接过铜匣,放在祭台高案上,仔细打量一阵,扭头看向冯劫。

冯劫当即对着台下众人道“诏书外制无异常!”

跟甘泉宫监诏流程一模一样,台下经历过甘泉宫之事的众臣,无比熟悉。

而没有经历过甘泉宫之事的各地郡守也十分信服。

因为这个流程能让他们清晰的认识到一个事实,那就是存放诏书的铜匣与封匣印鉴都没有问题,是真的遗诏。

只见冯劫在宣读‘诏书外制无异常’后,蒙毅便拿起文书刀,割开了带有朱红印玺的白帛封条。

很快,一个明显需要钥匙才能打开的钥匙孔,出现在白帛之后。

隔近一点的台下大臣,甚至能看到外漆完好无损,没有被打开过的迹象。

这时,冯劫走到公子高面前,拿过钥匙,便来到蒙毅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