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灯影王朝 / 章节正文阅读

灯影王朝 第三十一章 第一击(1 / 4)

作品:《灯影王朝

    魏启回朝两个月了,这两个月里他十分忙碌,除了在王府听两位师傅讲课,就是到待诏处学习,晚上在灯下苦读师傅交待的书籍。

    靖安帝对魏启十分关心,隔三差五地派人赏赐各种东西,丽妃也是经常派人赏赐各种吃食和衣料、首饰。

    这天,丽妃又派女官给叶七送来了鲁縑,产自河东郡的单州,每匹的长宽与其它丝纱一样,重量却仅有四两重,打开一看就如烟雾一般,众人都啧啧称奇。

    叶七不禁赞叹道:“我们蜀郡的锦和纱也就算天下一绝了,万万没想到河东也有这么轻薄的纱。”

    那名女官道:“现在东南的丝绸和纱也是了不得,扬州的毂和亳州的纱都很有名。有句诗就说‘维扬软毂如云英,亳州轻纱若蝉翼’呢。”

    这时一个王府女官悄悄来到叶七跟前道:“内省的邱公公到王府传旨来了。”

    叶七一楞,连忙让小红给丽妃遣来的女官封个上等的红包,然后匆匆忙忙往前面去。半路上就遇到了回来的魏启,叶七连忙问邱得用传的什么旨,魏启道:“传的是皇伯父一道口谕,让我明天上午去体仁殿,随朝听政。”

    叶七道:“随朝听政,那就是开始让你参与朝政了?”

    魏启道:“没有明确说,但让我听政应该就是开始吧。”

    让明亲王魏启随朝听政,可以说是不知不觉地进行,但另一件事却是明发上谕,那就是同意金陵王魏理和世子魏综年底上京朝贺。大随的皇室宗亲就籓以后,除了极个别的情况,一般是不允许回京的,每逢正旦,上一道贺表即可。就以金陵王而言,除了弘治八年五公之乱那种特殊的情况,魏理回京洗清自己的嫌疑,并向靖安帝表示拥戴后,再没有一次进京。

    同意金陵王父子进京朝贺的消息一出,朝堂内外顿时开始议论纷纷,官员们各自猜测靖安帝的深意。

    原本让魏启随朝听政,人们以为是立太子的开始,但让金陵王进京,特别是带世子魏综随同进京,就颇值得玩味了。

    如果选定了魏启为太子,那让金陵王进京就纯属多此一举,上谕里说是让叔侄相见,但皇家的亲情总是让位于权力之争。在太子位不明的情况下,金陵王进京本就是一种不安定因素,特别还带着有太子呼声的世子魏综。

    于是许多官员猜测靖安帝心中并没有下决心,太子之位依然未决,一些人开始蠢蠢欲动。很快便有一封弹劾的奏本送了上去,要弹劾的人是待诏处李至清、张大复、袁小修,以及太学里的拔贡王逸和齐业,罪名是泄露机密、贪污国帑。

    事情是这样的。几天前,翰林侍读学士刘正宗要求致仕获准,准备回乡。刘正宗在翰林院二十余年,从没有获得好差,仅凭微薄的俸禄本就捉襟见肘,去年又因为上书被罚俸一年,更是雪上加霜。他被皇上处罚闭门思过,一些同年、好友为避嫌疑也不敢登门,此次致仕回乡有些人想送点程仪也不敢,即使有个别胆大的,却一样的清贫,拿不出几个钱,弄得一个二十多年的老翰林居然连回家的路费都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