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大明:开局我成了帝王师 / 章节正文阅读

大明:开局我成了帝王师 第一百三十九章 后宫奏对(1 / 2)

作品:《大明:开局我成了帝王师

    江宁行完礼后,上前一步,抬起头飞快扫了眼太皇太后和太后。

    只见两人俱是身穿常服,举止慵懒,甚是随意,便知本就没打算把自己怎么样。

    大抵就是因为孙子(儿子)险些遇困,心里有些恼怒,便把自己叫来提点两句。

    倒是夏皇后穿得颇有讲究。

    明明是个十六岁的小姑娘,却极尽作出一副严肃端庄的模样,面无表情,全无少女的活泼娇俏,反而显得异常刻板。

    身上穿得还是最为正式的凤冠霞披,极为隆重的模样。

    江宁忍不住猜想,莫不是她还真听信了那些传闻,以为自己引诱皇帝沉湎美色,才故意甩脸子。

    亦或者,已经从哪里探听到了婉凝的存在,想给自己一个下马威?

    就在江宁沉思之际,太皇太后轻咳一声,终是开口道:

    “江卿家,本宫听闻陛下巡幸大同,会盟朵颜三卫,却被鞑靼困于白登山,险些生命垂危,一如昔年土木堡之变,是也不是?”

    江宁故作惊愕道:“太皇太后哪里听来的不实传闻,鞑靼入寇白登山确有此事,但实乃陛下与臣定下的诱敌之计。

    白登山周遭也尽掩伏兵,鞑靼一到,便齐齐杀出将其四面合围,如此才有了我军大胜,陛下初登大宝便重挫鞑靼的丰功伟绩啊!

    至于太皇太后所言,想来是最近京中流传的不实谣言,却是不知道哪个小人故意传进您的耳朵里,实在该死。”

    太皇太后“咦”了一声:“可本宫还听说都是因为边关中白莲教奸细,与鞑靼暗通款曲,才致使鞑靼轻易入关袭击白登山的。

    这又作何解释?”

    这时,云安忽然道:“皇祖母,适才江大人所言,是故意引诱鞑靼的计策,想来这也是其中一环吧。

    江大人,我说得对不对?”

    江宁微笑着点了点头:“公主殿下聪慧至极,正是如此。”

    云安瞧见他对自己投来那样和煦的笑容,抿了抿唇,垂下脸,掩住眸中淡淡的羞意。

    “仔细与本宫说说。”

    江宁应了声,解释道:

    “臣麾下的内厂颇有些手段,早早探知边关中有白莲奸细,只是陛下与臣商议后,决定不动声色,故作不知。

    待会盟之日,故意将他们放入关内,然后再设下层层伏兵,将之一网打尽。

    虽侥幸被小王子逃脱,但亦是元气大伤,只得回返草原舔舐伤口。

    以臣估计,少说也能保边疆五年安稳,百姓由此不用再提心吊胆过活,我朝也可加速提升国力,待来日荡平大漠,开疆拓土。

    此皆赖陛下英明神武也,日后功绩定能比肩太祖太宗!”

    太皇太后和张太后对视一眼,俱是缓和面色,露出了淡淡的笑意。

    无论什么长辈,听得自家儿孙有出息,总归是高兴的。

    忽然,夏皇后板着小脸道:

    “江宁,先帝在位时,每年拨款修筑长城各处关隘,将我大明边疆打造得如同铁壁一般,为的就是防备鞑靼,御敌于外,使我大明百姓免遭战火之危。

    可你此番怂恿陛下北上,使得朝局不稳,人心动荡,社稷险些有倾覆之危不说,还献出如此计策,叫陛下亲赴险境,引敌来攻。

    你可曾想过鞑靼万一攻破大同,岂非要生灵涂炭?这是将先帝的国策政略弃之不顾啊!

    你如何对得起先帝对你的栽培之恩?!”

    江宁转身看向夏皇后,不急不缓道:

    “回禀皇后,陛下虽少年意气,偶尔有些鲁莽,施政不如先帝那般妥当沉稳,但也称得上是可圈可点。

    昔年汉初,文景二帝实行黄老之治,使得大汉一扫秦末乱战以来的困苦贫弱,国力不断增长,府库日渐丰盈。

    而正是有了他们的积蓄力量,到了汉武帝继位后,才有足够的实力出兵漠北,一战而封狼居胥。

    打出了大汉的煌煌之威,打出了我中原百姓一汉当五胡的名声!

    如今,先帝的贤德远超文景二帝,我大明才有了中兴盛世。

    陛下身为其子,也当如汉武帝一般继往开来,平灭塞外,打出我日月大明的威名!”

    夏皇后被江宁的一席话说愣了,好半天张不开嘴。

    这时,云阳突然拍着白嫩的小手赞道:

    “啊呀,那按照江大人这番话,皇兄是汉武帝,那皇祖母不就如同昔年文帝身侧的窦皇后了么?

    那可是一位万民称颂的贤后呢。”

    太皇太后脸上笑容更甚,看着江宁的目光再度柔和了许多。

    张太后也是眉开眼笑。

    她知道江宁是在吹捧朱厚照,哪敢与汉武大帝比肩。

    但要是真的能开创一番丰功伟绩来,也是极好的。

    夏皇后却是满脸不愉。

    因为她想到了陈阿娇。

    这位是汉武帝的第一任皇后,没几年就被废了,大名鼎鼎的卫子夫上位。

    夏皇后觉得自己和她很像,脸色愈加难看。

    江宁却是没空去管她怎么想,趁胜追击,把朱厚照此行大同的作用和影响夸得是天花乱坠。

    由于先前的铺垫,张太后和老太太听得是频频点头,眉飞色舞。

    口干舌燥地讲了小半个时辰后,江宁才堪堪止住话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