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九章 福船下水,奖励到账(4k)(2 / 2)

作品:《从水猴子开始成神

“好船!”

岸边响起欢呼!

梁渠不禁鼓掌,浑身轻上三分。

刘全福紧张的心稍稍松懈。

船身两侧,范子玄与查清抹去脸上水渍,踏着泥沙回到岸边,脱去衣服拧干。

刘全福忙道辛苦,转头喊上自己身后的徒弟:“快,进船看看,有没有地方漏水。”

纵然有娄师傅帮忙,头一回造船的刘全福仍心里没底。

不过他同样雀跃。

一方面梁渠给的多,每回干活,工价基本要比旁人高出不少。

另一方面,真造出船来,那是他刘全福的一份资历。

造船必要会木工,但会木工的不一定能造船。

刘全福从娄大师傅那学来不少东西,有如此造船手艺,今后去哪,都不再是普通木匠。

即便日后梁渠不需要一些奇奇怪怪的玩意,刘全福日子也必然要比以前过得更好。

吩咐之余,一名矮个徒弟乘坐舢板来到船边,抓住船边绳索上甲板,旋即从上头抛出浮木和绳索制成的浮桥,把梁渠等人全部接引上来。

范子玄与查清回到岸上,面对梁渠一同上船观览的邀请连连摆手。

“我们二人身上湿透,上船多有脏污,就不上去了。”

范子玄与查清二人好不容易找到机会,自然要好好表现,一举一动谦恭至极。

梁渠明白两人想法,略有唏嘘。

自己当河伯时,压根没觉得要去讨好谁。

时也命也。

梁渠没有勉强,跟随刘全福挨个船舱检查。

确保没有任何舱室捻缝不到位,造成漏水情况发生。

趁梁渠检查之际,渔栏里的两位伙计在林松宝的指挥下踏上甲板,铺设木桌,架好香炉,垒放起鸡鸭鱼肉,于桅杆与船沿之上挂满旗幡。

凡大船下水,必要祭祀河神。

祈祷日后航行,一帆风顺,平安无事。

只是此等祭祀与一整个地方的河神祭比较起来,并不复杂,规模也小,没有那么多规矩,多有糊弄,安慰自身之意。

检查舱室完毕,梁渠从船内满意走出。

林松宝引燃长香,上前三步递上。

岸上人头攒动,泽上风起波澜。

白烟袅袅。

梁渠接过长香,面对浩瀚无垠的江淮大泽,道上几句未来期望,希望河神眷顾己身,对准江淮大泽鞠上三躬,把香插入香炉之中。

至此,彻底交船。

在场众人心中无不松下巨石。

梁渠万分高兴,他绕上甲板一圈,俯瞰大泽与埠头,神清气爽。

畅快,真畅快。

大船的感觉与舢板完全不同,空间视野开阔,相当自在!

舢板,乌篷,舫舟,再到如今长十八米的大福船。

大就是好,大就是美!

乌篷,舫舟固然有一番江南烟雨朦胧滋味,但适用度上,仍要看大船!

日后带队进入大泽深处捕捞宝鱼,有自己的大船,行动做事不知要方便多少。

不过江獭的船工训练要早日提上日程。

不晓得獭獭开在池塘里做什么,舒服的日子马上到头。

梁渠心情高兴,再给渔栏伙计五两银钱,去请岸边乡民喝茶水。

自是再引得一片欢呼。

一阵阵梁爷大方的恭贺。

林松宝趁机提议:“水哥喜得新船,不妨升帆掌舵,去大泽里转上一转?”

梁渠心头微动,船好不好,的确得转上一圈才能知晓。

“船如今能动吗?”

船工赶紧道:“梁大人放心,能下水自然能动,虽说造船与行船是两码事,但我们多少懂得一些。”

“也好,那就转上一转!回头请大家吃饭!”

“好嘞。”回话的船工挺直腰板,望向身后众人,“谁去升帆!”

“我来!”

“我去掌舵!”

河泊所的帮工们自告奋勇,重回繁忙,各自充当起临时水夫,将大船所有的风帆全部升起,巨大的阴影投在所有人身上。

白帆鼓胀,整艘福船如展翼巨鹰,猛然加速,顺着水道越过了重重的波影,飞一样漂行于阳光之下。

梁渠站立船头,衣袂猎猎飞扬。

放眼望,一片水光粼粼。

裹挟着浓郁水汽的江风扑面而来,深深地沁入肺腑,再伴随着吐气散出。

废气尽出!

岸上,范子玄遥望福船,心生艳羡。

自己何时能有如此大船?

查清见同僚神色,自知道对方心中所想。

谁不是呢?

一番热闹到中午,福船徐徐靠港。

众人相继下船。

梁渠出资,附近找家酒店,请刘全福,一众船工,以及来帮忙的范子玄,林松宝等人吃喝一顿。

顺带给刘全福结账。

一张好的架子床要大几十两,别说一艘十八米的大船。

贵的离谱。

算上最近时日请客,请人,购置家具,开挖池塘,增添花圃的开销,不知不觉,梁渠又花出去小二千两。

不过梁渠不太在意自己的大手大脚。

有出有进。

背靠大泽,来钱的路子始终存在,只是好东西全让吃进肚子里罢。

赚钱的目的是让自己舒服。

不舒服,钱与白挣无异。

下午。

梁渠递给老砗磲一本船工手册,让它好生教导江獭,演练熟悉船工技能,争取早日上岗,自己则持握伏波,于庭院中修行。

伏波补全灵性后,梁渠越来越喜欢修行枪法,一天不练浑身不得劲。

傍晚未至。

灶房燃起炊烟。

陈杰昌登门,告知梁渠河泊所里的李主簿找,说有关奖励一事。

梁渠听到奖励,当即明白怎么一回事。

“双喜临门!”

今天不仅收到福船,治水奖励一样下来了!

赤山来去如烈风。

梁渠顾不得栓绳,翻身下马,留下一句别乱跑后快步进入卷牍室。

李寿福见到风风火火跨门槛的梁渠,没有半句废话,转身从卷牍室小房间里搬出一个大木箱,从旁边黄主簿那接过钥匙,打开锁扣,退开半步。

梁渠迫不及待地掀开箱盖,映入眼帘的赫然是写着两件天材地宝名字的宝匣。

朝露虫!

枯风水仙!

再往下,则是收入锦袋中,映照出名字的《青龙杀经》!

三件宝物,全部到账!

“放眼整个淮阴府河泊所,梁大人是头一个能预借到的大功的。”

李寿福心悦诚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