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大汉天师 / 章节正文阅读

大汉天师 第074章 难解谜团(2 / 2)

作品:《大汉天师

    临行之前,蔡邕忽然叫住陈焉,脸上露出尴尬神色,低声道:“小道长,老夫与你相见,也算缘分,有个不情之请,不知道你能否答应?”

    陈焉看着蔡邕,忽然觉得他眼神中露出绝望的神采来,不解道:“蔡中郎为何这般客气?”

    蔡邕低声附耳说道:“我觉得我恐怕挨不过这个坎,我唯有小女昭姬一人放心不下,想托付给小道长你……”

    陈焉大惊失色,没想到只是初次见面,蔡邕就要托孤。何况蔡文姬又是个温柔的美人。难道陈焉自然而然有一种令人信任的魔力么?

    蔡文姬则并未听到二人悄悄说话,有些不解,问道:“父亲,你们在说什么?”

    蔡邕连忙摇头道:“没说什么,仍是在说龙脉之事。”

    陈焉见蔡邕语重心长,不好拒绝,只好点了点头。

    蔡邕忽然对蔡文姬说道:“昭姬,这些日子父亲不在家,你一个女孩子家多有不便,我让陈焉小道长多帮助帮助你,他是可信任的人。”

    蔡琰连忙点头施礼道:“如此便麻烦陈大人了。”

    陈焉万万想不到这一趟天牢的旅行竟然多了个女伴,当即连忙回礼道:“不碍事不碍事,我与蔡中郎一见如故,这点小事,何足挂齿?”

    蔡邕看陈焉答应,这才放下了心,说道:“好吧,时候不早,你们早些回去吧。”

    陈焉便和蔡文姬一同告退出去。

    一路上陈焉望着蔡文姬清瘦的身影,不由得想到历史上蔡琰之后悲惨的命运。

    因为蔡邕日后惨死,蔡文姬在这乱世中自然也失去了依靠,而后被匈奴掳走。

    陈焉实在不忍心让这么一位才华横溢,温柔貌美的奇女子流落异乡,当即便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好好保护蔡文姬。

    东汉太平教起源附注,以下内容源自网络:

    【太平道因《太平经》而得名,约发生於东汉灵帝的熹平(公元172--178)时,由河北巨鹿人张角所发起。最初,张角自称「大贤良师」,奉事黄老道,收养徒弟,跪拜认错,符水咒说以治病,病者多愈,百姓信仰。太平道最初的起因,也和于吉、宫崇的太平青领道有关。汉顺帝时,琅邪宫崇向朝延奉献其师于吉於曲阳泉水上所得神书《太平青领书》,共一百七十卷,内容以阴阳五行为主而多巫觋杂语,朝廷以其妖妄不经而收藏起来,後来张角得到此书,利用其中的宗教政治思想,创建起太平道。张角「以善道教化天下」,转相传播,十几年间道徒达到数十万人,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之人都起来响应,於是建置了三十六方,大方万馀人,小方六七千,各立将帅。又打出口号说:「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到中平元年(公元184),张角便利用太平道这一宗教组织发动起义,此即历史上有名的黄巾起义。当时三十六方一起发动,以黄巾为标帜,张角称天公将军,张角弟张宝称地公将军,张宝弟张梁称人公将军,烧毁官府,攻占州郡,京城震动。黄巾起义遭镇压而失败,张角病死,其弟阵亡,太平道从此也就传授不明。太平道信仰中黄太一之神,奉持《太平经》,建立有宗教与军事合一的组织「方」;和五斗米道一样具有较浓的巫教色彩;崇尚黄色,头戴黄巾,身穿黄服。这些是太平道的宗教特徵。後世民间秘密宗教--明教,尊张角为教主,表明太平道仍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