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章 观察(1 / 4)

作品:《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能源制取系统的成功研制让下面很多搞月面建设的专家很兴奋,能合成氢气、氧气再加上水,那么很多工业原料的制取也就方便得多。

其他元素在月表上都不缺,但这些基础原料消耗最大,现在能够成体系的大规模获取,他们的工作难度就大大降低。

其中最兴奋的当属于竞争月球高速公路项目的杨信军,他的太空水泥方案和朱秉光的3d打印方案最大区别就是耗水量比较大,性能上却能超出不少。

他忍不住看了看朱秉光,但后者依然淡定,显然对自己的方案很有信心。

算上他们,第一批月球考察团又包括了11个团队,每个团队大致都有3到4人,大部分是一个团队对应一个项目,像他们这样互相竞争的很少见。

当然这得刨除单独划分一块区域的爆破组,那里坐的是五个投标公司的团队,他们只是旁观者不参与公开发言,显得分外神秘。

很快就轮到了杨信军团队,他一上来并没有像往常一样画饼,而是开始直接介绍设备。

过去的几个月里借助基地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他已经成功研制出了初步可用的铺装工程机械。

太空水泥虽然说是水泥,但实际应用方式与地球区别很大,最大的问题就是月球的环境。

月表要么是超高温要么是超低温,而且都在一百多度以上,极端环境甚至更高,这对于普通水泥来说即使什么都不做也会自己在热胀冷缩下爆开化成碎片。

太空水泥不但要能够抗住这样极端环境带来的涨缩问题,还有就是得思考怎么凝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