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国本,断不可动摇(2 / 5)

作品:《大明:史上最狠暴君

王升有些踌躇,看向朱由校说道:“眼下华汇银号在各地储银合计有723万两,其中多集中于京城、通州、天津等地,多以一年储息为主,三年、五年储息较少,华汇银号本银有800万两,但这些时日的商贷、信贷等业务开展不错,其中商贷占银300万两,信贷占银200万两,利息比储息要高不少,但比民间高价贷低很多,这也……”

朱由校一直在打击世袭特权,断不会让另类的世袭特权增多。

便民社存在的意义,是帮助朝廷平稳市价,尤其是像粮、煤、油、布等日常所需,朱由校没想过靠便民社赚多少银子。

便民社不具备官身特性,最大的好处就在于查抄时无需顾虑,日常你若是听话,则一些便利可以给你,但要是不听话,想要趁乱牟利,搅乱秩序安稳,那就滚吧,先查抄了,再拍卖那部分银股,且这项权力,将有效集中在中枢手中,地方仅有协办权。

一个是等等看,还是诸行的一成银股,至于价格,就只能根据当时情况来论,这也算是朕给华汇银号的让利,国舅回去后,可以内部商榷后再定。”

朱由校合上奏疏,笑着看向王升道。

适才在王升心里,还想将这种模式复刻到华汇银号上,向天子禀明所想,毕竟这样一来的话,华汇银号也能迅速扩张。

只一项铸币权集中,便牵扯到中枢与地方,朱由校做事就是这样,要么别做,要做就做到极致。

铸币权要收归中枢,私铸要严厉打击,铸币税要稳步推进,这一系列组合拳可以有效打出来,那中枢财政将获得稳定财源,甚至伴随着大明国力强盛,涉及铸币税的获益,将随着对外扩张持续增加。

“陛下,三年缴清600万两,恐怕难度有些大。”

便民社也好,华汇银号也罢,发展和收入都是有目共睹的,这也使得王升在民间,有了财神爷的称号,每天想拜访王升者不计其数。

此外违反该条新规者,将取消或降低在华汇银号信贷份额,愿意持银购股的人,多半是看重华汇银号的实力,而便民社就是一个媒介,何况这一媒介,虽秉承薄利多销的理念,但每年经营得当,也是能分到不少红利的。

朕给有两个选项,一个是诸行的一成银股作价50万两,合计600万两,分三年移交给内帑,利息另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