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靖天下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三十一章敦州第一令(2 / 4)

作品:《靖天下

此言一出,鸦雀无声。

不是说,他们觉得虞醒说得不对。

从道理上来说,是对的。而且很对

但是太脱离现实了。太违背直觉了。

对,眼前兵不满千,壮丁不过一万有余,地不过不足一县。大家打着反元的旗帜是真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原因,国仇家恨,是决计不会投奔鞑子的。

但是每一个人都有一种深深的担忧,或者说恐惧。这种担忧或者恐惧虽然没有说出来,但并不是不存在了。

那就是鞑子打过来怎么办?

但是不管道理说得多对,他们都觉得,这好像不行,实现不了,甚至有反作用。

他们都觉得,而今屯兵积谷,操练人马,这才是正道。

他们反驳不了,但是从骨子里觉得,这事情不对。不行。

这就是普通人的思维,与大佬的思维,普通人以直觉,直观的东西,为思维的根底,大佬则以理论,逻辑为思维的底层。

直观是混沌的,说不清楚的。他们稀里糊涂的成功,稀里糊涂的失败。不知道为什么?

而大佬做事,每一件事情,必然有自己的用意。有自己的思想与逻辑,成功也好,失败也罢,他都会翻过检查自己之前的逻辑线,哪里有问题,导致了成功或失败。

找到了原因。批量复制成功,或者,修改之前的因素,再次尝试。直到有第一次成功。

这就是科学的底层逻辑,也就是理性思维。

就眼前的局面,虞醒并不是觉得,办教育就能打败鞑子,这里有很多的现实问题需要解决,但是这个方向是绝对没有问题的。确定这个之后,自然是坚定的走下去,遇见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看着觉得难就不做了。

不然,即便一时能抵挡鞑子的进攻,但是路走绝了。也没有任何未来可言。

双方思维的鸿沟,难以弥合。

张云卿说道:“使君,你说的意思,我们明白。只是这事情该怎么做也要好好考虑之下,敦州就这么一点东西,总不能都办教育吧。”

张云卿对虞醒一些想法,并不是完全不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