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二十九章:一日看尽长安(1 / 4)

作品:《红楼:开局庶子,嫂嫂请自重!

另外两人也来不及腹诽贾琮的故弄玄虚。

哗众取宠,认真沉思。

等他们提笔写完。

杂役太监才手捧银盘丝帛来到,贾琮开始下笔。

刘秉毕捧上纸张,念给皇帝听。

乾德皇帝微喜道:“江左果然人杰地灵。”

丌诗轩如奉伦音,也许殿试之时。

皇帝替他移烛台,只是一个笼络人心的举动。

他却认为是对他青睐有加了。

自家又是世代翰林,状元及第不远矣。

这时。

贾琮笔下已经写完好几句:

“中和癸卯春三月,洛阳城外花如雪。

东西南北路人绝,绿杨悄悄香尘灭。

路旁忽见如花人,独向绿杨阴下歇。

凤侧鸾欹鬓脚斜,红攒黛敛眉心折。”

丌诗轩撇嘴暗道:“圣殿御题,以女人开局。

真是有辱斯文.......”

龚鼎祠幸灾乐祸,乾德帝龙眉微皱,不悦起来。

然而。

贾琮此时笔锋一转:

“借问女郎何处来?含颦欲语声先咽。

回头敛袂谢行人,丧乱漂沦何堪说!

三年陷贼留秦地,依稀记得秦中事。”

乾德帝抚掌称赞:“起承转合、这个转转得好。

了无痕迹,自然而然。”

丌诗轩此时才生出了一点危机感。

而龚鼎慈眼神一淡,才打定主意。

不想和他们争锋了!

丌诗轩诗名本就胜于他。

现在看来,贾琮才是真正的深藏不露。

短短几句开局,时间、地点、人物,皆是水到渠成。

看不出雕琢痕迹,笔锋一转!

就从一个女人,转到女人口中的黄巢之祸了。

俨然信手拈来,大家风范。

“君能为妾解金鞍,妾亦与君停玉趾。

前年庚子腊月五,正闭金笼教鹦鹉。

斜开鸾镜懒梳头,闲凭雕栏慵不语。

忽看门外起红尘,已见街中擂金鼓。

居人走出半仓惶,朝士归来尚疑误。

是时西面官军入,拟向潼关为警急。

皆言博野自相持,尽道贼军来未及......”

乾德帝登基之时,早过了而立之年。

如今又过了不惑,体质极差,眼睛慢慢不大好使了。

他打开镜盒,戴上眼镜。

问刘秉毕道:“你来给朕解解......”

“回主子,奴婢......

奴婢学识浅陋......”

刘秉毕死死低着头,汗颜。

“天杀的奴才!你们司礼监的人。

太监、少监、秉笔、随堂都是有品服的!

都是在内书堂由翰林教导,读过书的。

若解不好,你就去浣衣局当一辈子苦差得了.......”

乾德皇帝眼神森冷。

“主子,奴婢有了......”

刘秉毕诚惶诚恐,飞快琢磨道:“这一句‘忽看门外起红尘’,笔锋再转。

实在是一波三折、一叹三咏......

奴婢看来。

足以比之白居易之《长恨歌》、《琵琶行》.......”

“.......乡园本贯东畿县,岁岁耕桑临近甸。

岁种良田二百廛,年输户税三千万。

小姑惯织褐絁袍,中妇能炊红黍饭。

千间仓兮万丝箱,黄巢过后犹残半.......”

“......奈何四海尽滔滔,湛然一境平如砥。

避难徒为阙下人,怀安却羡江南鬼。

愿君举棹东复东,咏此长歌献圣公。”

对诗词颇为喜爱的乾德皇帝。

等刘秉笔解释完,不再称赞,叫他捧上来。

诗名是《仁华殿奉御题作》。

丌诗轩、龚鼎祠早已经看得目瞪口呆。

他们诗作也算不凡了。

但要和白乐天比较,那还差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