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烈火南明二十年 / 章节正文阅读

第171章 四面合围(1 / 5)

作品:《烈火南明二十年

兴华军震耳欲聋的火炮声渐渐停止,三十多门重炮因为连续发射,不得不停下来散热,按照彼时火炮的性能,基本上连续打上十几发就要进行散热,纵然兴华军的火炮采用了更加先进的铸炮方法且制造局的工艺检验也非常严格,但也不过是能连续射击二十几次。

兴华军为了保险起见,一般规定重炮的连续射击次数为二十次,二十次之后就要停下来散热,但即便是二十发炮弹,算上三十多门重炮的数量,整个安南军的炮兵阵地结结实实挨了六七百发烈性开花弹。安南炮兵的死伤人数超过一千五百人,除了城头的数十门火炮的炮手之外,城下炮队的炮手几乎伤亡殆尽,已经不具备战斗力。

郑根看着满地的死尸和散落的火炮,不禁悲从中来,他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炮队竟然会被对方打得这么惨。现在,远程火力已经崩溃,安南军只能杀上去,用数量优势来碾压对方。

两军炮声同时停止,对于安南人来说倒是个不错的信号,至少步兵在冲锋的路上不会遇到火炮的威胁了,郑祚知道,对方以火铳见长,高衡这家伙善于使用火器,但是没关系,看兴华军阵地的正面,也不过数千人马,自己这边京军的前锋也是火铳兵,纵然让敌军先射击一轮,己方的火铳兵只要能靠上去,也能跟对方打个平分秋色。

为了这一仗,郑祚也是精心布置,吸取前面多次的教训,京军虽然是左右出击,但是配置还算比较合理,比如左边的一万京军,前方是数百盾牌手,这些盾牌都经过了加强,郑祚自己测试过,在八十步距离上安南军队使用的鸟铳是打不穿盾牌的,盾牌手的后面就是火铳手。

安南使用火器的历史也有很长时间,并且历代统治者也比较注重火器的发展,还经常吸收佛郎机等西洋人的先进技术,所以安南火器技术跟倭国一样,很有特点。自然,军队中装备火器的士兵不在少数,而且他们是郑主防卫升龙府都城的士兵,精锐程度自然不是四镇兵可比,光是装备各式火铳的士兵就达到了五六千人之多,其中有一半都是鸟铳手。

这些鸟铳手们压低身形,紧跟在盾牌手的后面,郑祚的战术是,让盾牌手抵近到八十步的距离上,甚至更近的距离内,然后由火铳手用鸟铳跟兴华军的火铳兵对射,即便自己这边的火铳手不如对方,就算是全军覆没,也能换掉对方一大半人,没有了火铳的加持,剩下的数万大军直接扑上去,就算是一人一口吐沫,也把他们淹死了,更不要说还有五千骑兵助战。

王奇放下千里镜,随着命令下达,密密麻麻的火铳从兴华军将士们的肩头翻下,所有人端起火铳,瞄准前方正在杀过来的人海。兴华军火铳兵虽然装备了制造局打造的防护力极好的铠甲,但为了保险起见,还是在阵前临时插上了一排步兵盾,用来作为临时隐蔽的防线。

兴华军的盾牌不用士兵手持,而是在步兵盾的下加装两个尖钉,另外在盾牌后面再安装一个支撑的铁杆,使用时将盾牌底部的钉子插入土地,然后将铁杆撑在地上,形成一个三角形,用来固定盾牌。

制造局做过测试,使用安南军的普通火铳,六十步以内也许可以摧毁盾牌,但是铳弹穿过盾牌之后威力大减,无法打穿火铳兵的板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