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三国之谋伐 / 章节正文阅读

三国之谋伐 第一百零三章 章武六年(1 / 3)

作品:《三国之谋伐

    攻打四川的难点不止在于川蜀盆地山多,还在于路程遥远。

    曹魏时期进攻季汉,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占了季汉内部治理不稳,国家国力出现问题的便宜。

    因为在诸葛亮、蒋琬、费祎等人死之前,曹魏在很长一段时间只能采取守势,不管是诸葛亮还是姜维北伐,都是占据主动的一方而在诸葛亮、蒋琬、费祎等内政人才死后,季汉政局不稳,黄皓弄权,导致国力大幅度衰减,无法支撑军事力量。

    在这种情况下,姜维勉力支撑,可终究是难挡国力如日中天的曹魏,最终于公元263年被曹魏消灭。

    虽说北宋时期,后蜀六十六天就被灭了,还有成汉、谯蜀、前蜀等小政权都活不长。

    但那属于特殊情况。

    正如那句话所说“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未治”,后蜀三十年不经战事,军事能力不堪一击,才被赵匡胤六十六天灭亡。

    其余成汉、谯蜀、前蜀等也差不多都是因为内部政权不稳而被消灭。

    而在其它时候,除了那些内部本身不稳定的小政权以外,较大的政权都很难被迅速消灭。

    如曹魏灭季汉,花了四十多年。元灭南宋的四川之战,打了五十多年,清灭南明的四川之战,打了二十多年。

    所以综合来看,占据四川的如果是一个武德充沛,且人心政治稳定的政权,除非内部出现问题,否则的话想强攻四川盆地,非常不容易。

    那么刘璋的政权稳定吗?

    根据军情司的侦查,内部其实不算稳定,由于刘璋性格软弱,导致内部叛乱不断,先有沈弥、娄发、甘宁之乱,又有张鲁之乱,然后是赵韪之乱。

    因此在政权稳定上,刘璋并不能完全把控整个川蜀。内部山头林立,大量少数民族不服成都管辖,劝他投降的臣子不计其数。

    而外部上刘备已经攻下了汉中、三峡等重要入蜀通道,可以说消灭刘璋的伪汉政权,已经取得了先决条件。

    于是在章武五年下半年,用大概半年的时间做准备。章武六年初,刘备正式发动灭蜀之战。

    他派关羽于汉中兵分两路,一路从金牛道南下,一路从米仓道南下。

    又派赵云和太史慈从长江水陆兵进,赵云走陆路,太史慈走水路,攻破白帝城,直取江州,也就是后世重庆。

    最后一路则是派黄忠顺着汉江北上,走水路进攻上庸,然后取道荔枝道,南下进攻巴郡。

    三路大军,总兵力大概是十五万左右,分五个方向进攻,包围四川。

    由于张鲁之前就与巴中地区的少数民族首领杜濩,朴胡等人投降了关羽,在这些人的带领之下,他顺利攻破了白水关,开始进攻葭萌关。

    值得一提的是,此时的剑门关并未建立。要到诸葛亮时期,才会观察此间山势,于后世广元市剑阁县城南15公里建造关隘。

    所以此时四川与汉中之间的关隘基本就只有白水关,过了白水关之后,就到了后世的广元市,没有剑门关阻隔,一路上基本畅通无阻,直接能到葭萌关外。

    刘璋的部队之前就因为支援刘表而损失惨重,总兵力不足五万。现在面对三倍于己的朝廷大军猛攻,兵力捉襟见肘,战斗力也完全不在一个层面。

    很快到了章武六年三月份,三路大军长驱直入,历时约两个月的时间,关羽就已经抵达了绵竹,赵云和太史慈到了资中,黄忠到了广汉。

    不知道老刘家是不是有不见棺材不掉泪,不到黄河心不死的传统。或者说刘邦的小强精神感染了他们,反正是不到绝境不会投降。

    刘备南征北战多年不消说,刘表死前都没有投降曹操,刘璋一直到刘备兵临城下才投降,就连刘禅也是如此。

    基本上除非拿刀架在他们脖子上,不然的话,即便是敌人实力强大,他们也不会选择投了。

    但现在显然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时候,在群臣们的劝说下,刘璋最终给了关羽发去了投降书,得知消息后,关羽迅速前进,日夜疾驰,赶到了成都城外。

    刘璋自缚双手,口中叼着他爹刘焉称帝时雕刻的玉玺,在群臣们的簇拥之下,来到了成都北门外,正式向关羽投降。

    这样到大汉章武六年初,除了交州那个表面上臣服,实际上依旧割据的士燮以外,整个大汉基本都已经平定,而且还多出了倭奴、三韩这两块新的领土,面积大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