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老实人的现状(下)(1 / 2)

作品:《做人不要太老实(提升版)

第一章老实人的现状(下)

老实人朋友少

老实人的朋友通常不多,在关键时候能帮上忙的朋友就更少了。

老实人的生活圈子总是那么大,他们不善于结交新朋友。

老实人不会有目的地去主动接近一个人,如果这样做,他们会脸红、结巴,被人家一眼洞空,老实人自己也会觉得没用。

老实人不习惯于客套、不会应酬,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溢于言表。

所以,老实人认识的人不多,搭得上话的人不多,办成的事也不多。

于是,老实人心里便觉得很窝囊,常有感慨,连别人也不无可惜地议论:“哎,这人太老实了!”

为什么老实人总是在事业上展不开手脚,为什么老实人在紧要关头总是无人相助?

不是老实人人缘不好,也不是老实人能力比别人差多少,关键在于老实人不善交际,有价值的朋友太少之故。

在现代社会,朋友少就好像路不通,不能四通八达、互通有无,办起事来自然就磕磕绊绊。

俗话说的好,“多个朋友多条路”,正是这个道理。

与其说老实人能力差,倒不如说其交际观念存在着偏差更为合适。

说到底,一切有关人际关系方面的学问和技巧都来源于对“人”的本质的研究和体察。

准确地把握对方的个性特征,及时地掌握其心理变化,并相机调整自己的应对策略,这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的前提和基础。

而老实人恰恰是在认识“人”这个问题上不能保持清醒和理智,说得更尖刻一点,就是缺乏必要的悟性;他们往往以一种理想化的方式来看待和对待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他们总是以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态度来处理自己与周围世界的关系,因此总是消极被动、事与愿违。

简单地说,就是老实人不能理解人的差异性和复杂性,不懂得灵活运用道德标准,不是根据现实需要而是只凭藉主观理念来思考和处理问题。

老实人存在着人际交往上的偏误,导致了不善外交成为老实人最致命的弱点之一,也是老实人事业无成的关键所在。

为什么老实人总是在事业上展不开手脚,为什么老实人在紧要关头总是无人相助?

不是老实人人缘不好,也不是老实人能力比别人差多少,关键在于老实人不善文际,有价值的朋友太少之故。

老实人孤立

老实人只与合得来的人交往。

所谓的“合得来”,并不是指可以合作共事,而是指基于性格、道德、习惯、趣味等的相似性而产生的感情相娱相悦。

这种“合得来”是以非功利化为指向的,它不看对方的身份和地位,也不指望对方给自己带来什么实际利益,它只是出于一种精神的需要,带有情绪化的特征。

许多老实人只交往合得来的人,那么,凡是不符合其标准的人就一概拒绝,不相往来,也不顾及其中的利害关系。

这种处世方式带有很明显的书生气,但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非常浓厚,人际交往也不可避免地成为整个社会利益链条中的一环,以功利为取向的交往地位提高了,这个时候,还抱着一副书呆子气,自以为清高有境界,结果只能是离群索居,被人孤立,处处吃亏。

老实人以道德感和主观好恶作为自己行为的准则,鄙视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利益动机和利益行为,凡是与自己的道德观念和主观好恶不同的人,一概不与交往。

许多老实人还以清高脱俗自居,自认为有道德品质上的优越感,这更增强了其以主观好恶取人的行为模式。

人生中有几个知心的朋友,即使不多也是常事,但这决不是生活的全部。

人活着需要各种各样的朋友,不同的朋友可以满足人们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需求,我们固然需要品性相投的友人,但同样也需要事业上的伙伴、利益上的合作者,没有这些人的帮助,我们的人生同样的不完美。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以主观好恶评判一个人,则天下没有什么人可以交往了。

所以,以“合得来”与否作为人际交往的唯一标准实在是一种偏误,正确的做法是:既要交合得来的朋友,也要能交合不来的朋友。

人类社会是一个人们因相互需要而结成的共同体,因此,人与人之间互有利益上的需求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通过互利互惠、互通有无、取长补短、相互合作式的人际交往,我们可以办成一个人通常难以办成的事,不断地壮大自己的实力,从而为自己远大人生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

有些老实人也明白通过哪些交往能给自己带来哪些利益,但他们就是做不到。

与合不来的人交往,他们会感到心理负担很重,情感上受不了,又不能得体地掩饰和控制自己的这种不适,结果感到自己很累,很受压抑,远不如独来独往那般轻松自在,而跟他在一起他会感到尴尬。

老实人最典型的一种心理就是,“跟你合不来,还要敷衍你,真是受不了”。

这与老实人的道德感过强有关,道德感过强者往往会走极端,即用道德来划界线把人分成黑白好坏两种对立的类别,这往往会使他们缺乏理解和宽容,变得视角偏狭、心胸狭窄,缺乏必要的容忍度。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老实人不容易当上领导,也不容易团结一大批人干成大事业。

以能否合得来作为交友的唯一标准,危害是显而易见的。

最重要的一个后果就是,你融不到别的利益圈子里去,因此,困难时也不会有人站出来维护你的利益。

有的时候,即使你甘于清贫淡泊、一心想做隐士也做不得,因为独善其身者的自我防卫能力也太差了,只要你惹得别人不高兴,麻烦就会自动找上门来。

所以老实人为了开拓视野,增强生存能力,就必须放下架子,广交朋友。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以主观好恶评判一个人,则天下没有什么人可以交往了。

为什么赚钱很难

人都是生活在社会中的,没有一点社会关系的人,几乎是不存在的。

关键的问题是,我们到底拥有多少社会关系,并且是否认真思考过它对我们生存的重要意义,或者说,从理论上谁都懂得关系的重要性,但是,面临生存困境,很多人并未想到自己的社会关系还能帮自己赚到金钱。

首先,很多人认为自己现有的关系对于赚钱没有帮助,同时又认为要想赚钱,就必须结交经济界的关系。

这种看法不能说没有道理,但是却太浮浅,眼界也太狭窄。

只有经济界的朋友才对自己赚钱有帮助吗?

下边的例子也许不合适,但将说明一些道理。

我们知道,在一些职能部门工作过的人,包括新闻记者,做起生意来总是容易得多,成功率也高。

他们是赚的腐败钱吗?

其实他们也不过是妥善地利用了自己的关系而已。

为什么老百姓赚钱总是那么艰难?

第一,确实社会关系太少。

第二,不太懂得社会关系的重要性社会关系如何运作。

我想后一点也许更重要。

所以,为了追求更多的财富,我们首先得解决一个观念问题,不能谈到关系,就想到不正之风。

其实,只要关系运用得当、合法,多一些关系不是多一些生存的帮手吗?

就是在最文明的国度里也是这样。

人都是生活在社会中的,没有一点社会关系的人,几乎是不存在的。

老实人多抱怨

我们很难找到一个成功人士会对环境大发牢骚,抱怨不停,烦躁不安,尽管他可能克服了天大的障碍才有他的成功。

相对的,我们却常常见到老实人不断抱怨环境恶劣,社会不公,因为他缺乏喜乐和富裕。

真正的问题是:哪一个先行——态度或成功?

答案是,在所有的情况下,要先有胜利的、正面的态度,才会有终生的富裕。

你的环境本来就如此;从来就没变。

你被欺骗了,被占了便宜,或遇上破产——这些因素都无法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