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标准化的肇始(1 / 4)

作品:《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庙堂上所生是非,崇祯皇帝不想过多分神去管,权谋算计也好,党争不休也罢,并非他三言两语,就能扼杀掉的。

从万历朝的国本之争,就愈演愈烈的党争,已然渗透进大明的每一寸地域。

人心,终究是这世间最难看透,最难猜透的。

屁股坐在什么位置上,就代表着嘴上要讲什么话,皇权和臣权之争,处处都会彰显,处处都会爆发。

时下崇祯皇帝所关心的,是辽东战局的推进,刘兴祚率领东江军参战,在辽南积极开辟第二战场,也宣示辽东战局迈向新的阶段。

涉及前线战场的军事指导,远在千里外的崇祯皇帝,能做的可以说微乎其微。

毕竟前线战局的变化很快,不清楚这些变化,就贸然给奋战前线的将校,下达所谓军令进行约束,那只会适得其反。

微操指挥这等事情,崇祯皇帝绝不会去做。

西山。

“诸卿,当前辽东局势动荡,对各类火器、火药制品、军械等需求量,必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持续增加。”

在众人的簇拥下,崇祯皇帝神情严肃,边走边说道:“武备院所辖军工产业,必须在确保产量的前提下,保障每件出产的质量才行。

这是红线,绝不能有任何纰漏。

朕知道你们的压力很大,但奋战在前线的将士,那都冒着被杀的威胁,所以要帮助他们武装起来。”

焦勖、宋应星、毕懋康、王徵这批武备院的英杰,一个个都神情严肃,辽东那边经历怎样的战况,他们这些人都是清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