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发兵身毒(1 / 3)

作品:《大汉从接见张骞开始

阅兵台上,不仅有王盯。

还有来自四面八方的势力。

四位翕侯均派了使者前来。

这些使者们沉默了,但看一点他们就失败了,眼前的这支军队,无论是从表面服饰,还是从表现来看,都足以使他们动容了。

其实我们都对游牧,或者说古代对军队有些误解。

就以匈奴骑兵为例子。

在我们眼中的匈奴骑兵,应该是人马全身铠甲,装备精良。

然而实际上的匈奴骑兵却是穿件皮袍子,拿着单体弓,箭头是骨头做的。

我们以为的匈奴动员:大单于一声令下,无数牧民齐聚王庭。

实际上的匈奴动员:千夫长和女巫告诉大家,秋天到啦,适合南下放牧,顺便看能不能抢点东西过冬,出发啦!

我们以为的匈奴行军:一排排青壮整齐有序,马蹄阵阵。

实际上的匈奴行军:拖家带口,男人放牧打猎,女人小孩收集食物,老人赶车,边走边放牧。

我们以为的匈奴作战:前面有队汉骑,冲上去砍死他们。有座汉城,咱们攻打。

实际上的匈奴作战:苍黄,你带百人队去右边游射,呼啦贝你去左边骚扰,汉军追你就跑,汉军疲惫了咱们就吊着他们。有座汉城,不好打,绕过去,去抢汉人农夫的粮食。

而四个翕侯的情况也是如此。

哪怕现在已经转向一些定居生活,但是军队体制并没有发生什么明显的变化,所以和眼前的军队一比,他们能看出种种可怕之处。

每个人的穿着,一模一样,几乎没有任何的区别,这点他们也可以做到,但是令行禁止这一点,他们心中犯了嘀咕,好像.....做不到吧。

那恢宏大气的场面,注定让他们难以忘记。

也就片刻时间,在他们心神恍惚之际,一只大明旗帜高高飘扬在上空,格外的鲜艳。

第一步仪式结束。

下一刻才是真正的阅兵式。

场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军旗,有不少士兵站在军队前列,挥舞着手中的军旗,有好奇的人再也忍不住心中的疑问,发出了询问声:“这个是什么意思?”

开始传来嗡嗡的声音,大家热烈地讨论者,尤其是四位翕侯派来的使者,更是有些好奇和迷惘,他们想要迫不及待地这是什么东西。

随着旗帜挥舞,各军也有序的开始挪动。

王耵则目光闪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