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不识文字泰戈尔(1 / 3)

作品:《大汉从接见张骞开始

“摩诃摩耶和罗耆波在河边的一所破庙里相见了。

她默默地用她那天生就的庄重的目光望着罗耆波,目光中含有责备之意,意思是:“今天你怎么敢在这样一个异乎寻常的时刻叫我上这儿来?你敢于这样做,不过是因为我一直对你百依百顺罢了!”

“.......”

场上的士兵也被这个凄凉的故事所感染,有些人甚至动情地落下了眼泪。

泰戈尔心中松了一口气。

他没有想到自己有一天会通过诗篇来挽救自己。

这是一座俘虏营。

泰戈尔受了轻伤,不过有惊无险的度过了。

“你叫什么名字?”

一名什长手持长刀指着泰戈尔。

泰戈尔心中一喜,连忙说道:“泰戈尔。”

什长点了点头。

“你刚才讲述的这篇故事,很不错,让我深深体会到了,在这片土地上,还有许许多多受人压迫的人们......”

泰戈尔也有些惊讶,大明的士兵政治觉悟这么高吗?

他并不知道的是,眼前这名士兵并不是普通人,而是混杂在军中的文宣干事。

大明抓到这些俘虏之后,要进行教育,并从中挑选一些可以吸纳的人才。

泰戈尔手无寸铁之力,只能通过发挥自己的优势来获得青睐。

所以使用了自己创作的一片小说。

《摩诃摩耶》

这是他短篇小说中的名作,是一篇引人入胜的诗意小说,它反映了在印度根深蒂固的种姓偏见和寡妇殉葬的陋习给印度人民、尤其是妇女带来的深重苦难。

小说描写了出身于婆罗门种姓的美丽女子摩诃摩耶父死早孤,缺少丰厚的嫁妆,24岁仍待字闺中。

青年罗耆波与摩诃摩耶曾是邻居,二人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一天,深爱着摩诃摩耶的罗耆波约她到一座破庙里相会,向她表达了爱慕之情,不料她的哥哥盯梢而至,摩诃摩耶泰然地说:“我会到你家去的,你等着我吧。”

而后便默默地跟哥哥走了。

是夜,哥哥让她披上红纱,带她来到火葬场旁收容死者的停尸间,同一位垂死的婆罗门举行了婚礼。

第二天她就成了寡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