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不讲武德!(1 / 3)

作品:《人在诸天:赏善罚恶

虽然嘴里叫着鞑子,但其实有识之士也清楚,鞑子里面也有能人。

而且鞑子马踏中原,除开天时以外,确实和那几个能人有很大关系。

或许这多隆,就是鞑子里不世出的能人之一?

又或者,这家伙看似普通,其实有别的什么不为人知的诡秘手段?

当然,这只是冯老师曾经的想法,如今亲眼得见以后,他觉得自己终究是太年轻。

哪里是什么高人?

这鞑子下盘扎实,行走间脚掌微斜,一看身上就是常年骑马。

没了。

除此以外,别的什么都没了。

凭着一双慧眼,冯锡范心中断定,这“多隆”最多有硬桥硬马功夫。

这种庄稼把式,也算是武功?

哼,自己果然高看了鞑子么?

冯锡范负手而立,下巴微微昂起,只拿鼻孔看人。

虽然身上没带兵器,但他并不在意,弄死一只蚂蚁,还需要兵器么?

轻轻捏了捏拳,藏在身后的手传出咔咔脆响,手背上青筋毕露,显然灌注了不少真气。

自十几年前,在岛上输给陈近南以后,冯锡范便发下毒誓,此生再也不会给任何人机会。

因此,即便是弄死蚂蚁,也要全力以赴!

看到师傅这幅样子,吴应熊悄然退后一步,生怕身上溅到血。

其实他心中稍稍有些惋惜,这鞑子虽然嘴贱,长得又碍眼,但确实也还有些用处。

且不说询问京城八旗营布防之事,单说此人一颗头颅,就是大军开拔时祭旗的好东西。

好东西啊!

多隆,这名字一听就顺耳,百分之百的真鞑。

真鞑,多么令人怀念的称呼。

若是在崇祯年间,将一颗真鞑首级送到兵部,起码能拿七两银子的赏钱。

别问为什么是碎银,问就是出京漂末三成的老规矩。

自己拿七两银子,最终到士卒手里,少说还有个三五两呢!

想到斩首祭旗,吴应熊精神忽然一阵恍惚。

他忍不住看了龙儿一眼,又默默转过身,看了那“建宁公主”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