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游竞技 / 明扬天下 / 章节正文阅读

第1100章 西苑里的女天皇(1 / 4)

作品:《明扬天下

ps:好久没万之赏了,今天先要感谢偶就喜欢的万金之赏,谢谢,昊远拜上!

**************************************

印度的情况,通过船只传过了孟加拉湾,传入原来的洞吾都城阿瓦城,也就是现在的王贲城;

王贲城里,有五千秦军驻防于此,指挥着七万仆从军,不但控制了王贲城周边的主要产粮区,而且不断对中南半岛的山区进剿着,战争依旧如火如荼,每天依旧死人无数。︾

王贲城中刚刚架设起了电报线路,通昆明、贵阳、长沙、南昌、南京。所以,印度的消息,只要用快船送过一个孟加拉湾,就可以迅传回到南京。

南京城里,三月的春闱刚刚结束,满城百姓争相围观金榜,都想看看今科状元花落谁家。榜下除了来看榜的,也有来捉婿的。

榜下捉婿始于宋代,即在榜之日各地富绅们全家出动,争相挑选登第士子做女婿,那情景简直就是抢,坊间便称其“捉婿”。

自从有科举以来,科举考试取士为朝廷选拔官吏的主要途径,科举胜出者名利双收,待遇丰厚,致使人们把赶考走仕途作为人生奋斗的终极目标,一旦金榜题名,那娶富豪家千金的“洞房花烛”也就马上接踵而至了。

朝廷官位毕竟有限,经不起天下人争抢,只有佼佼者才有望胜出,所以大家只得卧薪尝胆,寒窗苦读,“不及第不成家”便成了一些人的誓词。

连宋真宗赵恒都在诗中表达了这层意思:“富家不用卖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安房不用架高梁,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出门莫恨无随人,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这便造就了众多未婚大龄青年乃至大龄壮年,这也影响了大宋的女士们。“女怕嫁错郎”,既然做官的吃香,大家闺秀们便挤破头争当“官夫人”,于是从宋朝开始出现中国特有的“榜下捉婿”。

宋人把“择婿”说成“捉婿”,又戏称为“脔婿”,“脔”乃肉块,可谓比喻形象。又颇带讽刺意味。

但不管你怎么讽刺,这种现象却是一直延续了下来,到了大秦,似乎又有愈演愈烈之势。

因为大秦重商的政策和宋代如出一辙,这促进了工商业迅展的同时,也让社会的风气比较趋于实利。因此来榜下捉婿的巨贾豪绅也就多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