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唐万户侯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一百五十五章 东宫案(九)(2 / 5)

作品:《大唐万户侯

“那杨侍郎说说,陈相国还有什么别的意思?”

杨慎矜并不急着回答,也同样向李隆基躬身请示,“请陛下准臣发言!”

李隆基一向喜欢他的高雅气质,见他要说话,阴沉的脸上也微微露出一丝笑意,“爱卿请说!”

杨慎矜得到许可,这才不急不缓对韦坚道:“我一直以为贫贱人家也有忠义,所以我不说李清有无功名,只就说他当官一事,他是天宝二年,也就是前年才被剑南节度使章仇大人推荐为义宾县主簿,吏部备案时间是去年的一月七日,是我亲自给他备的案,一直到今年上元夜皇上亲口封他为太子舍人,掐头去尾刚好一年,请问韦大人,只当过一年的小县主簿,难道不是资历不足吗?开元九年,王摩诘中了状元郎还只得个从八品的太乐丞,而李清,他既没有功名,还做过商人,更不是什么世家子弟,这样的人竟然做了从四品的亲王府长史,难道还不是高看他吗?”

“这”现在轮到韦坚哑口无言了,杨慎矜之语击中了李清的要害,为官资历太短。见韦坚被击倒,李林甫暗赞杨慎矜能干,为防止李隆基独授李清武职,他的另一招杀手锏也要用上了,李林甫又瞥了一眼王珙,下面该他出场。

王珙得令,捏了捏手中杜有邻的证词,长身而出,“陛下,臣要参李清!”

仿佛车轮战法,从李林甫、陈希烈到杨慎矜又到现在的王珙,几乎宰相党的骨干全部出动,直看得百官暗暗咋舌,这个李清前世究竟造了什么孽,竟掀起如此大的波澜,前所未有,几个本想帮韦坚的太子党人,如席豫等人,见势头不妙,纷纷缩头,不敢再说说,就连预先得报的李隆基本人也暗暗心惊,若李林甫等人义正严辞、理由充分,自己倒真不好撼了群臣之意。

王珙是御史,弹劾官员正是他的职责所在,李隆基也不得不让他说话,“你要参李清何事?”

王珙朗声道:“臣受李相国之托调查杜有邻案,据他所招供,李清在滇东曾有自立为王的打算,此事事关重大,臣不敢隐瞒,这是杜有邻的证词。”

说罢,王珙将奏本举上头顶,有执事太监过来接过,转交给了李隆基。

这时大殿里响起一片嗡嗡之声,王珙此言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所有人都看出来了,李林甫是铁了心要对付李清。

李隆基翻了翻证词,果然如那杨钊告密一样,有步骤、有预谋,步步逼近,要不是自己预先得报,不定真的便遂了他们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