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四章 朝会结束,风波未止!(1 / 5)

作品:《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

碰到贾雨村这个级别的对手,冯一博必须要全力以赴。

所以他一口气,连放了好几个大招!

上来先是一招:

临机专断。

我奉诏持节督军东海,你说我做的不对?

那就是在质疑皇帝的权威。

紧接着,他又是一招:

以势压人。

你想要这个钱,就先想想黑龙军和边军。

和将士们抢军饷,后果自己想!

最后还有一招:

要怪就怪我吧!

这招看似归罪于自身,但当然不是要同归于尽。

实际上,这一招的真正面目是:

以退为进。

不管对方如何应对,他都已经立于不败之地。

你怪我,就是说我失了“小节”。

那就降我的职,撤我的官。

但条款是为了“大义”签的,还是不能改。

你不怪我,那就更好了。

我都没有错,那我签的条款更没错!

即使是贾雨村这样的老狐狸,也被连绵不断的大招给打懵了。

一时间,都有些顾此失彼的感觉。

他现在只能原地沉吟,面色复杂的看着冯一博。

因为他知道,即使继续弹劾东海郡王和仇栾。

也没什么大用了。

有冯一博刚才的话横亘在这里。

就算弹劾成了,条款也不能做什么改变。

那除了平白得罪人,什么好处也没有。

不仅是他,满朝文武也都被冯一博的战斗力给惊到了。

就连一向老神在在的张松越,此时也不得不承认。

即使是他开口,也很难压下冯一博的这番说辞。

无论是东海郡王,还是仇栾。

都在冯一博的陈述下,成了为国家计深远的好官。

你若说不是,就得拿出证据来。

虽然这个时代没有“疑罪从无”的说法。

但也有“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典故。

真要使用内阁的权威,强行压住几人。

那他不就成了以“莫须有”处置众臣的秦桧?

而龙椅上的景顺帝,听了冯一博的话。

此时心中也很复杂。

一方面,冯一博多次引经据典。

引用的都是李世民的典故,和他的《帝范》。

这显然是在迎合自己这个皇帝。

可就是这样迎合自己的好臣子,却让他一点也高兴不起来。

因为另一方面,他是真的很想要钱。

巧妇都难为无米之炊!

他想要做个好皇帝,也必然要有足够的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