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离家不分家(2 / 3)

作品:《修仙从长生不老开始

成华帝主持的渔阳书院武科的比武大会,奖励是一把圆月宝刀,乃是王朝的供奉打造的法器,重达一千两百斤。

这么重的圆月宝刀,照说是不适合战阵武将长期使用的,不过,好在王玄武有个好弟弟,已经丹田大成的王玄藏,顺便成为了一个符纹学徒,为他在那圆月宝刀上附加了七十二道风属性的符纹,使得这件丈长宝刀成为了王玄武手中的大杀器。

太子何远山之所以点名要王玄武,最重要的原因是王玄武出自清风小筑,他对这一脉的子弟有超乎寻常的信任和好感,想要好好栽培。二来,何远山也怕去了其他地方,那些粗莽的将领们,故意为难这个毛头小子,让他遇到许多无畏的麻烦和不必要危险。三来王玄武年纪轻轻,确实实力不凡,已经成为了大成王朝新生代中冒尖儿的好苗子。

相比起两位哥哥,王玄藏倒是又有不同。

九年前,太极剑界派来了使者,正式宣布尨山剑派成为了太极剑界的下院,虽然没有派来多少高手,但却允许万东来将神龙剑意以下的龙势剑意传给尨山剑派和渔阳书院修炼科的弟子。

而王玄藏作为修炼科这些年来最杰出的弟子,万东来自然是万般珍视,决定将他送回太极剑界,去参加正好一万年才开启一次的太极古剑界试炼。

王玄藏修为最高,既是修炼者,又是符纹师,手中还带着太极剑界的剑遁符,三兄弟一合计,王玄藏送二人北上,然后引动剑遁符去太极剑界。

王玄机虽然和十年前没有什么变化,但三兄弟,还有王玄渔却是变化很大,今日离别之际,依然觉着有些不放心,便将三兄弟一个个留下来,单独密谈。

“玄文。”

“大姐!”

王玄文长揖到地,对待这位大姐却是如同母亲一般。

王玄文两兄弟是亲兄弟,襁褓中便被灭门了,还是王木玄救上山的,可以说自小便是王玄机养大的。

王玄机因为从小染了寒症,无法习武,又懂事的早,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做起了家务,稍大些后,更是一人包揽了门中十来人的衣食起居。

她不能修炼,便想着多为大家做点事情,让兄姐们可以多点时间练武,让小家伙们能够少哭啼闹腾一些。

下山之后,这十几年中,一切大小事宜更是这位大姐在亲自管,完全担负起了教育之责,做到了长姐如母。

十九年了,第一次要离家远行,去京中赴考,王玄文心中还是非常难受的,如今单独面对大姐,长揖到地后,更是双膝跪了下来,磕了三下头,然后又磕头了三下。

“大姐,谢谢您这十几年的养育之恩,玄文时刻不敢忘,这三下磕头是谢您长姐为母。另外三下,请大姐务必带我转告大哥,乃是谢他长兄为父之恩。”

王玄文深吸一口气,磕头六次后,脸上已经流满了泪水。

从未分离过,今日真到了离别时,觉得异常难受。

王玄机望着这个已经堪称学富五车,甚至高中了阳明府乡试的亚元,当届的解元却是空缺了,也就是说,他相当于考了阳明府乡试的第一。

他身上有许多优点,聪慧,机智,圆润,懂的进退之道,但也有些很明显的缺点,王玄机这些年都在关注着几个弟弟,自然对他们了如指掌。

“玄文,马上就要进京参加会试了,你知道为什么上次乡试,你明明写出了华丽文章却没有得到解元的名分吗?”

王玄文参加的这次乡试,主考官是正好回乡省亲的当朝太子何远山。

“玄文不知,还请大姐明训!”

王玄文却是有些疑惑,照说自己所写的治国文章,应该已经达到了解元的水平,其中有不少甚至是从大哥那里学到的治世之道,不应该只得了亚元。

当然,解元空缺了,没有败于人下,倒是让他好受了一些。

“阳明府会试张榜的前一夜,太子便将你的试卷派人送到了家中。”

王玄机手中一翻,便从储物袋中拿出了一份试卷,上面字迹工整,书法上佳,多有针砭时政之处,即便是王玄文再次看到了自己的试卷,也觉得是一篇好文章。

“你从小便随大哥下了山,住在这清风小筑中,又时常受大哥影响,长于见闻,著于知识,说你学富五车一点不为过。

但是,你这篇《国策论》太过于激进了,这天下之事你应该明白,不仅仅是有柴米油盐,还有很多的妥协和平衡之道,如果你顺利通过了会试,甚至是殿试,以我们家中对朝廷的影响力,你很容易就能平步青云。

可是,这天下大事,毕竟不是家长里短,太子没有点你为解元,便是希望你能更沉稳内敛,少些锐气,日后也好静下心来,好好为天下百姓做事。

你需要记得,大哥能为你们创造如此好的环境,但日后的人生终究还是需要你们自己去闯荡的,当你出任官职,甚至管辖一地时,大哥和我还能帮到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