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 大脑的进化(2 / 4)

作品:《一万个我纵横诸天

这一计划引起了集群的讨论,很多蓝诺对这样的计划并不赞同:“如果我们进行这样的实验的话,实验的对象就不能用克隆体,而必须是有自我人格的幼年体人类。

未成年人并没有决定自己是否要参加实验的自主选择能力,特别大脑还没有开始发育的未成年人,这类实验需要数量级其庞大的实验样本,在验证实验的稳定性之前,我们不能为这些幼年个体做出这个决定。

先进行动物实验吧,一些灵长类动物,同样也有大脑的高速发育期,我们也可以从中获得一定的参考。”9053最终拍板否定了实验方案,但关于大脑的试验项目,却并不止眼前的这一个。

其中就有一个大脑训练方案是龙化训练,不过这并不是一个要立刻推广出去的实验,而是需要先在蓝诺们的集群内部进行的实验。

讲述实验内容的,依旧是3381,他已经成为了蓝诺们中,各项高精尖技术的总负责人。

“这个项目是我们基于地球古生物发展历程以及现代生物的大脑结构提出的,我们作为地球上诞生出的所有动物中,大脑最发达的一种,理论上脑部的结构应该是最优秀的。

然而从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却能够看出,人类包括灵长动物乃至是许多哺乳动物在内,大脑的架构都并不见得是最优秀的。

鸦科的大脑比我们小很多,但他们的智力却往往能和那些大脑的体积远比他们更大的生物相媲美,鹦鹉,喜鹊,八哥,这些鸟类都可以通过简单的训练就学会说话,这其中应用到的不只是条件反射,本身也是他们拥有足够发达的大脑。

通过对现在各种生物的解剖,我们发现脊椎动物在大脑的发育过程中,在登陆之后出现了一次重要的分叉。

那就是分为了龙兽两族,龙自然就是朝着后来的爬行动物和鸟类进化,而兽则是如今的哺乳类,遮天世界或许并不是如此,但在大多数的以地球为生命起源的世界,生物都是这样进化的。

龙族与兽族轮流占据最顶级的生态位,又各自演化出了两套不同的大脑。

脊椎动物的大脑中,负责思维处理中最重要的区域,就是端脑的背侧皮质,但在演化的初期,这块区域的内部是空心的,兽族的演化路线,是将背侧皮质展开,将原本的脑子整个包裹,并且向内褶皱,如此将这部分空心的位置挤压,形成了我们现在的大脑皮层。

而龙族则是选择直接向内发育,将原本端脑内部的空腔直接填满,从而发育出了一套与我们兽族截然不同的大脑结构。

两者最显著的区别就在于,我们的大脑,分为不同的大脑皮层区域,不同区域各有分工,如此面对各种突发事件的时候,都有极高的处理效率,但同样的,也带来了弊端,那就是一件事情只能由专门的大脑皮层区域进行处理,其他区域还有计算力的情况下,也不会对这部分信息进行干涉,也就是很可能出现一核有难,八核围观的坑爹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