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元始诸天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三八二章沉疴痼疾(2 / 2)

作品:《元始诸天

这个上阳开在白衣中年人眼里,可是一枚极为有用的棋子,若非实在是不得已,白衣中年人是不会舍弃上阳开这枚有用的棋子的。

上阳开苦笑道:“吾是前日夜里逃出来的,吾是不敢再在府里呆了,再在府里呆着,那种气氛下吾绝对会疯了的。”

“该死,你这个混账,你……你竟然是偷跑出来的,谁让你跑出来的?”白衣中年人神色一变,刹那间变得极为可怖阴森,语气森冷的说着。

白衣中年人猛然得知,上阳开竟然是从上阳府中逃出来的,得知了这一噩耗的白衣中年人,几乎就要被其气得吐血。

在白衣中年人的眼中,上阳开虽是一枚上好的棋子,但这枚棋子最大的作用,是在他还未暴露的情况下,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而上阳开的擅自逃遁,岂不是不打自招,明晃晃的告诉上阳朝,这个上阳开身上有问题,如此一来这枚棋子就算是废了一半。

而之所以只是废了一半,还是因为白衣中年人摸不清上阳朝的想法,不知其是否能大义灭亲,所以上阳开身上还有一些利用价值。

“不行,上阳朝势力何其之大,虽说有着百日幽禁之惩,短时间内不可能亲自出面,但他想要在泉浦找个人,却是简单之极,怕是连一个时辰都用不上。”

白衣中年人思之极恐,手掌不由一捏,将桌案一角生生捏得粉碎,心惊肉跳道:“不好,这里是陷阱,上阳开或许就是鱼饵!”

越想越惊恐,白衣中年人深深知道荀少彧的手段酷厉。若是只在暗中行事,白衣中年人未必有多么惧怕荀少彧,但若是将其放在众目睽睽之下,白衣中年人的胆气可就有些不足了。

轰!轰!轰!

一阵阵恍若闷雷的咆哮声,自耳畔倏然炸响,一股沛然难当的杀伐之气,轰然冲天而降,白衣中年人恍惚见着一头浴火凤鸟,豁然展翅高飞。

“飞凰神兵!”白衣中年人再也保持不主从容镇定,尖细的声音中,透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惊恐。

吕国镇国道兵的厉害,铭刻在每一个吕国国人的心中,是用无数尸山血海的鏖战,生生打出来的威名。

一支处于巅峰状态的道兵,足以镇压一尊武道圣人,这白衣中年人再自信,也不敢与一尊武道圣人比肩。

“种军何在,封禁十里,架起天罗地网,与老夫杀入酒栈,生擒贼逆!!”

此刻,一声苍迈的声音,恍如自九天遥遥落下,恐怖的气机撼动四方,无数封禁自虚空间若隐若现。

…………

“咦?”

与此同时,甘泉宫之中,荀少彧端坐君位,神情淡漠之极,手掌抚着案几之上,举止之间君威凛然难测,眸光开阖间看向东城。

“是闻渊明的气息,不但架设天罗地网,还出动了一支,看来闻渊明这几日所获不小啊!”荀少彧低声一笑,道:“只是几日光景,朝野上下不安分的人太多了,闻渊明这一次出手,或可将这些人压一压。”

这几日的沉肃气氛,倒是让不少臣僚都有微词,只是荀少彧一力压着,让这些臣僚只得生生受着,不敢将不满表露出来。

以荀少彧此时几乎跻身天人之道一般的高明手段,闻渊明的动作在他眼中洞若观火。而调动着这一支镇国道兵,若无荀少彧的悄然默许,又岂是如此的简单。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在荀少彧的掌握之中,荀少彧就是要借此清理一批庸庸碌碌之辈,才好矫正整顿朝中风气。固然在他乾纲独断之下,大可直接作为,所做之事未必不行,但又显得过于急躁了一些。

“南蔡旧臣……文侯老臣……”荀少彧呢喃自语,这是他的两块心病,也是当前吕国最大的隐患。不将这些隐患翦除一些,荀少彧也不放心冲击天人武道。

而汾水贪渎之事,就是荀少彧解决两大心腹之患的契机。南蔡旧臣日益桀骜不逊,文侯老臣又仗着资历倚老卖老,早就让荀少彧的忍耐到了极致。

“或许,解决了这些人,寡人就能全心全意的迈入天人之道了!”

此时的荀少彧,一身武道神通极端强横,天门四关早就完满,心、体、力、神进无可进,再进一步就是证得天人之道。

那一尊太极化身元神合道,证得半步太乙的感悟,让荀少彧的境界突飞猛进,论及道行境地微妙,荀少彧已然不逊于真正的天人。

虽然比较真正的天人,还是差了一些火候,但荀少彧若是稍加打磨一二,怕是立即就能破入天人之道。

在荀少彧灵神感应之下,闻渊明的动作极快,天罗地网架起,再有从旁辅佐,简直就是摧枯拉朽之势,犹如一粒烛光被轻易的掐灭。

此刻,闻渊明既然动手,就绝然是雷霆一击,镇压着包括泉浦在内,三浦之地可能出现的一切乱象。一支支身带铁血煞气的强兵,驾驭青铜战车如一栋栋战斗堡垒,肆意穿梭在三浦大地之上。

只过了不到半个时辰,只见闻渊明一身朝服,面上露着沉重之色,腰间挎着雌雄宝鞭,一步步走入这甘泉宫之中。

“老臣,参见君侯!”闻渊明直入甘泉宫,神色凝重之极,俯身揖了一礼。

看着风尘仆仆的闻渊明,荀少彧淡淡道:“宰父不愧是国之干城,只用短短几日,就将这些硕鼠抓个正着,寡人让宰父处理此事,看来倒是出了奇效。”

闻渊明直言不讳,道:“君侯,老臣是来交还诏令的,此中涉事之人太过重大,老臣不敢擅专,只得请君侯定夺才可。”

虽然先前东城酒栈的陷阱,让闻渊明得偿所愿,加急审讯之下,更是得到了不少的阴私内幕。但正是因为闻渊明知道了这些内情,反倒是感到了有些为难。

上阳开作为上阳朝亲侄,有着得天独厚的背景,隐约牵扯到上阳朝这位国之重臣,已经让人感到棘手。

何况一个上阳开,在中年白衣人那里还不只是个例,还有许多似上阳开一般的勋贵亲眷,都纠缠在诺大的利益中。

比如上阳朝、诸逾行这些在吕国朝中,都有着深厚根底的臣僚,都一个不漏的的被牵扯在了其中。

有的是亲身参与,有的则是被动参与,上上下下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赫然精心编织出来一张大网,覆盖在了吕国的每一处角落,让人脊梁骨发凉,感到一股惕然心惊之意。

怕是谁也想象不到,其涉及层面之广,简直到了匪夷所思,猖獗无度的地步,让闻渊明都不得不为之忧心忡忡。

这要是真的大开杀戒,怕是整个吕国都要来一场大地震,这当中牵扯的重臣太多,无论南蔡旧臣,亦或是文侯老臣,都让闻渊明有些投鼠忌器了。

惹火烧身的蠢事,以闻渊明这老狐狸的心思,是万万不会去做的,他只能交给荀少彧,让荀少彧来做这个决断。

“不敢擅专么?”荀少彧漫不经心翻阅着闻渊明呈上的奏章,道:“这倒是稀奇,宰父可是五朝老臣,区区几个纨绔膏粱而已,还能给宰父惹出什么麻烦?”

不过,待荀少彧看着始末之后,眸子中闪烁了一下,却是瞬息间了然了闻渊明的顾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