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唐朝贵公子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三百八十九章:门生故吏遍天下(2 / 3)

作品:《唐朝贵公子

陈正泰带着邓健等人到了车间,穿戴衣冠的进士们立即便觉得酷热难耐,身上的汗液很快就打湿了衣衫。

有不少人是第一次来钢铁作坊,哪怕是邓健,这几日都只是读书,今日又亲见作坊里的东西,似乎也将他的思绪拉了回去。

里头的匠人……当初何尝不是他的左邻右舍呢?在这种高温的地方高强度的劳作,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

当然,震惊于此的并不是眼前这些,而是一个作坊一年下来的炼钢量惊人,达到了年产一百万石。

这个数目是很令人震惊的。

当然,这个数目放在后世,其实也不过是年产七八万吨而已,不值一提,随便一个三无的小作坊,都能达到这样的产量。

可对于唐朝而言,这样一个作坊的产量,几乎已经达到了从前全天下近半的钢铁生产能力了。

不只如此,未来陈氏钢铁以及长孙钢铁,还要疯狂的扩产,将来大量的商品,包括了武器和农耕工具都需钢铁,钢铁的需求极大,永远不愁销路。

进士们听得瞠目结舌,也算是又刷新了一些见识。当日,这宴席便设在作坊里,作坊里的一些人来陪同。

陈正泰也没有多说什么,未来一些日子,但凡是沐休,他便打算带这些进士四处走走看看,结党不结党的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让新进士们看到陈家力量真正的来源,让他们真正了解,课本中的那些物理和化学所带来的妙用,至于最后,他们做什么选择,那是他们的事了。

进士们将陈正泰奉若圭臬,其实他们能够脱颖而出,某种程度而言……本就是天资过人的原因。

这就好像后世的高等教育一般,名校毕业的人,难道真能在学校里学到比其他人高人一等知识吗?这并不尽然,之所以名校生被人所看重,就在于这些人既然能够靠刷题考上名校,本身就证明他们比同龄人拥有更高的自律性,并且有着很强的接受吸收能力,他们做任何事,都会比同龄人更加刻苦。

而这样的人,通过教育筛选出来之后,哪怕毕业之后是一张白纸,也迅速能在他们走入社会之后,迅速的习惯和接受他们的工作,并且如鱼得水。

邓健一路走走看看,他心里其实已大抵明白了陈正泰的意思了,心里却对陈正泰更加佩服了。

次日一早,他便又如往日一般的当值。

今日,李世民则是摆驾西苑,这几日,他都忧心着高句丽的事,心情不免有点浮躁,邓健作为待诏翰林,自然陪同左右。

李世民与几个校尉骑射之后,浑身冒着热气,心情好了不少,于是便至亭中喝茶。

他瞥见邓健规规矩矩的和一群大臣站在廊下,于是笑了笑,将随扈的大臣们叫到近前,却是看着邓健道:“邓卿家……”

“臣在。”邓健还有一些不太熟悉宫廷的礼仪,行礼时不免显得有些笨拙,许多人见了,都忍不住窃笑。

李世民却不以为意,口里道:“昨日沐休,可在家中读书吗?”

邓健很老实地道:“昨日去喝酒了。”

李世民哂然一笑,倒没有往这多问,随即撇开话题:“方才你见朕的骑射如何?”

邓健想了想道:“陛下箭无虚发,如有神助,令人钦佩。”

李世民失笑道:“卿这番话,令朕想起了一个人来。”

邓健:“……”

李世民却是又道:“高句丽人耀武扬威,朕这骑射功夫,足以平定天下吗?”

“当然可以。”邓健毫不犹豫的点头。

李世民见他只是不断附和,心里倒是对这个进士有些失望!

说实在话,这个人和寻常人没有什么不同。没有什么很高明的见识,这是李世民这些日子对邓健的平价。

果然……还是出自于农家啊,和世族子弟相比,见识终究差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