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神级学霸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五百九十二章 20日第二更(1 / 5)

作品:《重生之神级学霸

正常学者写一篇nets级的顶级期刊是非常难的,如果没有极佳的创意,以项目推进的方式撰写论文,六七年能表一篇论文到顶级期刊,就算是天皇老子保佑了。

更多的情况,是一名学者在他漫长的一生中,灵光一现,狗*屎运爆棚,撰写了一篇灵气十足的论文,顺利的表在nets级期刊上,仅此而已。他的人生顶峰就截止于这个时间了,而他的后半生,要么教育学生,要么虚度年华。

当然,也有一些方法是有很高几率表论文在顶级期刊的,比如生物医学中的跟踪记录法:选择一个样本,对其进行长时间的跟踪记录。

比如说,对4ooo名原性高血压病人进行四十年的跟踪记录,并分析撰写论文,若是内容详实,结论有意义,这就很有可能将论文表在nets之流的顶级期刊上,最起码也能表在顶级的专业期刊上,比如《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或者著名的《柳叶刀》,它们的影响因子甚至比nets还要高,整体影响力略弱,但对学者的学术生涯具有相同乃至更强的积极性。

不过,大样本和长时间是关键,最后的分析有价值也不容易,有时候天不如人愿,二三十年愣是没有得到好的结论,多年跟踪亦是枉然。

但要是满足以上要求,通常来说,25年以上的跟踪研究,就很有希望表顶级期刊了,4o年当然更稳当。原因很简单,一名学者到独立拥有自己的项目组,基本要在3o岁以上,大部分得到35乃至4o岁,他们若是从一开始就踏踏实实的做记录,做3o年的记录,也到6o岁或者7o岁了,就是在瑞典这样的国家,可以69岁退休,3o年的记录也很难得了。

至于长达四十年的记录,仅仅是这个样本就很具有研究价值,科学家也是人,期刊社也是人组成的,哪怕是顶级期刊,看到这样认认真真,用一辈子的辛劳做出来的成果,也会尽可能的将之表出来的。

跟踪记录法,可以说是一名普通研究$最容易表顶级论文的方法了,然而,愿意选择这种方法,并坚持下来的普通研究者,其实很少很少,因为真的坚持了下来,他们也就不普通了。

总而言之,能够表一篇顶级论文,表两篇顶级论文,或者三篇顶级论文,都是质的不同。采用最普通的项目推进法,一点时间都别浪费,表三篇论文也得15年的时间,三十多岁毕业的phd,拿到自己的第三篇顶级论文,差不多都要五十岁了,到了这个岁数的学者,表三篇顶级论文,差不多就算是国际大牛了。

落在中国就是妥妥的院士了。

然而,8o年代的中国学者,最稀缺的就是时间了,当然,大部分的中国学者是不用读书读到博士,但那并不是真的节省时间,该学的东西一样少不了,不说数学物理这样积累数百年的学科,就是生物学相对较新,没有五年以上的学习,也没什么机会表sci级的论文,没有十年时间,尝试顶级论文根本是不可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