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唐扫把星 / 章节正文阅读

第1118章 这便是天下(2 / 5)

作品:《大唐扫把星

李义府突然打断了他的话,“你说这些何意?”

你扯一堆没用的干啥?

贾平安说道:“我不说这些,你可懂?”

李义府被梗着了。

他想说老夫懂,但他知晓贾平安的尿性,一旦自己真说懂,贾平安就会用一连串问题来收拾他。

许敬宗看了他一眼,那幸灾乐祸都不加掩饰。

李勣老了,真的不大管事了。

剩下五个宰相心思各异,立场倒是还算坚定。

立场是一回事,但出现问题后往往各执一词,让武媚不禁怀念着宰相全是忠犬的时候。

贾平安说道:“货币必然需要背书,金银铜是自然在背书,用稀少和珍贵,以及坚固耐用来背书,于是天下人都认同了三者的价值。”

这话精辟。

连刘仁轨都频频颔首赞同。

“铜钱作为货币出现……一钱本身的价值果真价值一钱的货物吗?我以为不一定,许多时候货物的价值超过了这一钱。”

贾平安看着宰相们,“大家都知晓用货物换这一块铜亏了,可为何还愿意换?因为这是信用!”

众人一怔。

“信用?”

窦德玄觉得某些观点在快速闪光。

“对,信用。”贾平安说道:“这里就要牵涉到许多领域的学识,譬如说钱币发行的数量和经济规模的对等。若是你铜币发行过多,就会出现物价上涨。而此刻铜币的信用就会下跌……”

窦德玄点头,“是了,若是银币满大街都是,自然会价值下跌,本来一枚银币能买的货物,如今要两枚银币,这便是物价上涨。”

这是通货膨胀。

“所以钱币发行数目和信用息息相关。”

后世滥发货币的后果谁都知晓,最终造成通货膨胀。

但大唐不存在通货膨胀,反而因为货币供应量太少,造成了紧缩的局面。

“说的好。”武后都听懂了。

“如何维系信用?这个问题很复杂,涉及到了方方面面,而最基本的两点,其一,国家强盛,经济,也就是商业发达,这是货币投放的池子,池子越大,货币就能投放的越多。”

平安果然越发的成熟了。

武后欣慰的看着阿弟。

“当世最大的池子就在大唐,这是基础。”贾平安必须要给君臣上这么一课,否则货币政策一旦乱来,弄不好就会造成民生经济崩溃的局面。

“其二就是朝中的货币谋略。”贾平安冲着窦德玄微微颔首,示意自己无意冒犯他的职权,“货币投放的时机和数目很讲究,必须有规划,不能一拍脑袋就砸。”

李义府有些不自在。

你在讥讽老夫不懂这个,只会拍脑袋吗?

“说到这里,诸位应当明白了信用就是钱币的根基。信用在,半文钱价值的铜就能以一文钱的价值投放市场。”

这个才是货币的本质!

众人有些恍然大悟的感觉。

武后突然醒悟了,“如此,这半文钱便是朝中的利。若是再少些呢?”

宰相们都目露异彩,贾平安觉着这是贪婪。

“若是本身价值再少些也使得,但还得要与信用结合,其一国势,其二朝中的货币谋略。但凡其中一个崩塌,货币也会跟着崩塌。”

后世都是纸币,那张纸一文不值,可却代表着国家信用。而国家信用的背后是国家的实力的体现。强国的货币稳固,弱国的货币风雨飘摇,一阵微风吹过就会大乱。

武后点头,“而银币虽说本身价值不足,但却因为大唐的信用而通行天下。这也是那些人家愿意囤积银币的缘由。”

贾平安看了李义府一眼,“李相可明白了?”

李义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