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 深谋远虑(2 / 2)

作品:《我真没想当皇帝啊

只要拖上一段时间,匈奴大军必定会退回去,很容易做出判断。

至于匈奴兵马的人数少于十万这种情况,那就更好办了。

如果乌兰察布的城池已经建好,那固守城防就可以了。

而如果城防的建设只进行到一半,那就回退到平城,把敌人阻截在平城一带也是一样的。

战争中,守城的一方占据了太大的优势,只要粮草充足,以狼牙军打攻防战的实力,固守还是没有问题的。

所以说,反正左右都不会出事,又何必急于调兵呢?

“可如果提前调动兵马的话,那不是有更多的选择吗?”

哪怕听了这么多,赫连鹰还是没有办法理解。

在他眼里,手中可调配的兵力越多,就会有更多的选择。

也不需要调动太多的兵马过来,只要把镇守在徐州的霍英调过来,那就足以应付一切有可能出现的变数。

甚至于就算乌兰察布的城防还没有建设起来,也能强行和对方的兵马正面抗衡。

赫连鹰难以理解地摇头:“大秦又不是没兵,为什么非要用这三万五千人攻打北元呢?”

闻言,秦天叹了一口气,无奈地道:“你以为我愿意啊?现在全天下都在防着我们大秦,防备我们突然壮大,攻打他们。”

“我要是把徐州的兵马调回来,你觉得楚国和燕国会不会借此机会,骚扰大秦边境?

霍英的那五万兵马是用来应付紧急状况的,就怕我们在攻打北元的时候,楚国和燕国突然袭击建业和宛城。

徐州那地方又不跟任何国家接壤,我为什么要让霍英去镇守大秦腹地,怕的就是南宫无敌和虞子期出问题。

一旦出现意外状况,霍英将军可以第一时间过去补防,代替他们的位置。

而这才是完整的江淮防御体系!

不然,你以为呢?”

一番话说得赫连鹰哑口无言,他没想到秦天会考虑得这么深,就连攻打北元的时候,后方有可能出状况的事情全都考虑进去。

而且还布置得如此严密,一丁点的缝隙都没有给他们留下。

听完秦天的讲述,赫连鹰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了。

可能有人会问,不是还有北牢关的崔浩量以及镇守京城的镇国公罗成岳吗?

难道这些人的兵马也不能轻易调动过来吗?

抱歉,崔浩量主要防备的方向是赵国,镇国公也是如此。

赵国从来就不是善类,这一次和大秦联手共同谋划北元,那也是因为有实际的好处才会同意联盟。

但这并不意味着在大秦门户大开的时候,赵国就能忍得住不来骚扰。

两国的国都相距太近,一旦给赵国留下一点点的漏洞,他们就能在七天内拿下安阳。

调离罗成岳跟崔浩量的风险太大了,没人敢赌赵国会信守承诺,只有傻子才会信那一纸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