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唐龙雀卫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九章 封印松动(2 / 3)

作品:《大唐龙雀卫

你娘的!初次见面,方大将军招你惹你?

“陛下,皇陵霞光,一漏三年。三年来,明里暗里来长安、来秦皇陵的修士数不胜数,贫道担心有元神高手混入,故而以为此次夺宝,人益精,不益多,先天三阶之下,不必进入。”孙正德开口。他与朱石傲、一僧一道压阵长安,确实遇到过好几个元神气息。

李隆基显然初闻此事,眉头一皱,“孙道长怎不早说?”。龙门今日来了上百号修士,按孙正德之说,显然都是能进秦皇陵夺宝的精锐,仙武院先天三阶修仙者都是有不少,可李隆基觉得这些人比不过龙门精锐。

“陛下,离秦皇陵开启本还有月余时日。”孙正德言下之意是自己说得并不晚,反正还未进去,早说晚说有何区别?

“如此倒是和朕预想有所不同。”李隆基眼中一闪而过的不悦无人觉察,天子轻笑,不动声色地看了方圆一眼。

方圆处乱不惊的面容下,是深深的无奈与不甘,不同于仙武院这些从仙武大比选出的青年俊才,龙雀卫虽与仙武院平分秋色,可靠得是万众一心,真正拿得出的高手,寥寥无几。他方圆自己算一个,九牛二虎算三个,先天三阶的肖洒算一个,仅此而已,只有这些,那些新收的妖精倒是有不少先天三阶的家伙,可这些货修为皆不到先天三阶巅峰,即便有巫门秘法相助,也还化不成人形,带出去多少有些丢人,堂堂大唐龙雀卫,怎么也不能带着一群皮毛未脱的畜生招摇过市吧?

三年前,方圆从凉州回来,李隆基曾赐下一则封赏,方圆可自行挑选修士加入龙雀卫,前提是保其忠心。方圆这三年人没收一个,妖怪倒是收了不少,都种下神魂禁制,忠心得很。

方圆还担心一件事,他本欲借秦皇陵,寻宝壮大龙雀卫,如今看来机会渺茫,甚至前两天才与邱明羽立下的赌约,也输定了。

方圆,不开心,不甘心!

龙雀卫与仙武院平分秋色,不是龙雀卫强,而是仙武院一盘散沙,可此次夺宝,仙武院明显占优,若是被邱明羽等人寻得一票宝物,此消彼长,龙雀卫将难以与之抗衡!

看来,只好将那些还未化形的家伙放出来了,赌约输了是小,此消彼长是大,顾不上那么多了。

“方圆,朕的九牛二虎为何没来报道?”李隆基突然问道,左边十二个,右边九个,右边略显单薄,加上九牛二虎才算势均力敌。

“陛下,九牛带着张茂等人巡守,二虎带人前去追杀几只狼妖,算算日子,一两日便能归来。”方圆如实答道,只是,皇帝何时对九牛二虎如此上心?怎还成了“朕的九牛二虎”?

这三年,九牛二虎可谓为龙雀卫立下汗马功劳,方圆一人之力有穷时,龙雀卫四处降妖除魔多亏了九牛二虎,皇帝确实对九牛二虎颇是喜爱,可也没到如此上心的地步。

说来好笑,李隆基初见九牛二虎时,倍感新奇,要不是高力士拉了拉他的衣角,他定会让九牛二虎现出原形,一解好奇。

金丹有金丹的颜面,哪怕是妖怪也一样,到底还是伺候人的高力士更懂人心,妖心。倒不是说李隆基不如高力士聪明,而是身在其位,有些事不能感同身受罢了。

“方圆,尽快传讯九牛二虎,封印松动,朕的手下大将,不能缺席。”李隆基不容置疑道。

“臣遵旨。”方圆领旨,还是想不通皇帝今日为何如此上心九牛二虎。

李隆基再三提起九牛二虎,倒是让龙门众人起来好奇,九牛二虎难不成是人名?好怪的名字,长安城的人真有趣。

就连姬心夜也是一脸好奇,当初她被师门长辈接走,也没见过九牛二虎。

剑一耳朵竖起老高,眼里跃跃欲试,九牛二虎定是高手。

李隆基的心思其实不复杂,说来还有些好笑,就是觉得巍巍大唐,怎么也不能被龙门比下去,你龙门站了十二人,我大唐也要站十二人,最好比你龙门更多。

窥斑见豹,闻弦音而知雅韵,李隆基对龙门这个助力大唐百余年的正道魁首,并不像龙雀卫与仙武院那般贴心,甚至多有忌惮。今日龙门来一波弟子,便与他李隆基举办仙武大比,大手笔招揽的修士平分秋色,他如何能不忌惮?

龙门与大唐是利益搅在一起的双方,龙门对大唐并非乖乖听话的臣子,而是平等而论,甚至高高在上的修仙者大派。龙门助大唐抵御魔门,不仅仅出于江山社稷的那般简单,龙门与魔门向来是死敌,这其中也有龙门自己的考量与利益。总之龙门派弟子镇守长安,是弟子听命大唐,不是龙门听命大唐。

话说回来,李隆基大办仙武大比,何尝没有抗衡龙门的用意?为大唐千秋社稷,决不可令龙门一家坐大,否则天地灵气不断恢复,几百年后,大唐如何在那个修仙者遍地的世界自处?到那时,若还是龙门一家独大,大唐手无忠心修仙者,怕是国不是国,君不是君也!

——————

言归正传,提完九牛二虎,找到与在场的龙门诸人平分秋色的安慰后,这位大唐天子叮嘱、安抚一番,令众人散去,独留下方圆。

“方圆,龙门与仙武院,人多口杂,许多话朕不能明着说。”李隆基与方圆、高力士分列而坐。

“陛下所指?”方圆有些号不准李隆基的脉。

“方圆,朕问你,三年前长安可有妖魔鬼怪?”李隆基答非所问。

“有。”方圆一口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