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一章 伟大的旗帜(2 / 2)

作品:《带着百货大楼回三国

袁谭之前也听到过这番话,此刻心情澎湃起来。

诸葛亮暗暗点头,心想神策商会的人数以百万计算。

神策府的将士是神策儿郎,神策商会的人,也渐渐是神策儿郎。

神策商会,百姓们心中一动。

神策商会就是中土商会。

也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中土商会在百姓的心中成为了一个特殊的存在。

中土商会的存在,让百姓们能够买到以前买不起的商品。逢年过节,还会救助贫困的人。

这是袁谭要求的,无形中,增加了无穷的声望。

袁谭走下去,“值此危难之际,我神策儿郎,要挺身而出,引领四周的百姓共渡难关。今日,谁愿与我袁谭并肩作战?”

老者请求使用一下大喇叭,喊道:“和那些浴血杀出,保国安民的神策将士相比。我们这些人,根本不配自称神策儿郎。然往日里许多人以神策儿郎自居,得到人们的尊敬,经常说辅佐大公子平定天下,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当这一切过去,你们谁又能对子孙后代诉说,你们是真正的神策儿郎?”

老者上了岁数,中气不足,这番话没有什么气魄,但却如海啸一般刮过所至的地方。

老者的小孙孙不再哭泣,已经成长起来,崇敬的目光看着那面旗帜,看着袁谭,更看着他的爷爷。

力量,在萌芽,在茁壮成长。

诸葛亮发现,四周的人群阵势不断震动。许多人在四周人尊敬的目光注视下,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出来。

诸葛亮激动不已,看着汇聚在这旗帜下的神策人,和目光更加崇敬的百姓。他也就知道,从此之后,神策商会的人也开始蜕变,成为袁谭平定乱世的中流砥柱之一。

……

一面面神策旗帜,出现在了寿春各处。

神策儿郎奔走在百姓之中。

在这样的严峻时刻,百姓无比渴望有人能够力挽狂澜,保护和带领他们。如果真的有人可以力挽狂澜,又有谁可以和仁德布于四海,威名镇压宵小的袁家大公子相比?

安抚工作变的格外顺利。

迎风招展的神策旗帜下,无序的状态立刻结束,数十万百姓开始有组织的自救。

事实证明,神策商会的儿郎也是可以信任的。他们在各自的地方很有威望,而这一切是袁谭为他们带来的。反过来,他们的威望汇聚就是袁谭的天下威名,相辅相成。

“母亲,他是大公子,他竟然是大公子!”步练师摇晃着徐氏,娇呼,“母亲你抓痛我了。”

“是你先抓痛我的。女儿,这一下我们有救了。在这旗帜下,再不会有人敢欺负我们。”

“是啊,大公子说了,物资马上就到。神策商会首先开仓放粮,大家都可以安全的渡过大难了。一个人,一面旗帜,一句话,就拯救了寿春五十万百姓,他真的如传闻般,顶天立地的豪杰!”

其实徐氏的话里还有其他意思,只不过步练师没听出来。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将会成为神策府的信条之一,寿春将会重建,远比往日更加繁华。袁谭的这句话,为百姓注入了更强的活力。

城头每一面袁家的旗帜旁,出现了神策的旗帜。

一股力量在汇聚,并不单单是寿春,而是这整个天下。

诸葛亮多年后描述,一面小小的旗帜,就复苏了几十万百姓已经死去的心,并温暖了天下亿万万人。

这面旗帜的力量,逐渐无与伦比的强大,乃至于只要高举着它,炎黄子孙就可以昂首阔步在任何的地方。

神策儿郎,铁血报国,生死追随大公子。历史的长河必将铭记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