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二章 何为道士下山(2 / 2)

作品:《带着百货大楼回三国

阎圃他们看了看自家天师,这一巴掌打的出其不意。

张鲁暗怒,要知道他可是天师,竟然在论道中被人狠狠打了一巴掌。

大意了。

神情不自然了,拂尘又一甩:“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大意是:使心灵达到虚的极致,坚守住静的妙境,就能从万物的变化中看到大道的存在。

袁谭点点头,“大师在这宝山上修道真是令人佩服,那么天师,你说如今天下有道,还是天下无道?”

这个诸葛亮知道,摇着羽扇走出来,“大公子,如今天下无道。”

“天师你怎么看,你要是不说话,我就当你默认了孔明的说法。”袁谭道。

张鲁:⊙⌒⊙,如今天下大乱,民不聊生,他能说天下有道吗?这不是扯淡吗。

袁谭道:“既然天下无道,天师在这大山之中,又是修的何方之道?”

张鲁:( ̄e(# ̄)

阎圃他们:⊙﹏⊙,天师又挨了一巴掌。

天师从没有在论道上挨过巴掌,这一上来就连挨两下,大意了没有闪已经无法成为借口。

在他们的心目当中,袁谭的身影高大起来。

张鲁重整旗鼓,身为当代天师,怎么可以在道法上被凡人击败,道:“道可道,非常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诸葛亮和庞统挠头,插不进去一言。

阎圃他们震惊了,不愧是天师,竟然有这等远超他人境界的领悟。

袁谭负手而立,“修之于身,其道乃真。修之于家,其道乃馀。修之于乡,其道乃长。修之于邦,其道乃丰。修之于天下,其道乃普。”

“故以道观身,以道观家,以道观乡,以道观邦,以道观天下。然后,才能‘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o⊙)啊!

阎圃他们无不骇然,您难道是天道转世吗?

张鲁:( ̄e(# ̄),被三连鞭呼肿了脸。

阎圃他们崇拜的目光,从来没有人能够在道法上降服天师,还能说的这么体无完肤。在他们的心目中,袁谭的身影更加高大起来。

袁谭道:“天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师,你不讲道德,可要耗子喂汁啊。”

张鲁:( ̄e(# ̄),气炸肺了。他被刘备驱逐出了汉中,本说在大山里面归隐总行了吧,反而又成了不讲道德了。

来来回回都是你说了算,就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也是被你给逼的。

冷道:“我已经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不问俗世,只是修行……。”

说完起身,拂尘一甩,返回道馆。

袁谭也不急,道:“天师,你知道道士下山吗?”

“什么是道士下山?”张鲁对于突然的这句话,不解其意,又感到内有玄机,想要了解一下。

“乱世道士下山救世,盛世道士归隐深山。”袁谭面庞上充满了沧桑,让人感到他已经活了2021年,深邃,不可测也。“现在正是乱世,拯救万民之时,而你身为当代天师,却归隐山林。”

“这……。”张鲁作为道家祖师级的人物,什么是道,什么是德,什么是道德,什么是道德经,自然比其他人都清楚。

无言以对,听了半天,其实已经很是震惊袁谭的道法自然,“大公子,你竟如此看重吾等道人?”

袁谭道:“老君曰:吾汉安元年,以道授陵,立为系天师之位,佐国扶命。”

张鲁更加震惊了,“此出自何经典?”

“此乃《老君音诵诫经》,怕是已经失传,所以你不懂。”

张鲁心想,此人果然是天命之人,诸神派下凡间的,所以才能有这样的典籍。

道:“大公子,本天师这有一个难题,若是大公子能够解决的话。我不但帮你夺取汉中,以后我们也奉你为尊,帮助你夺取天下,就如你所说,乱世道士下山救世,盛世道士归隐深山。”

“并且,以后你的子子孙孙若是有什么事情了,我们也会道士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