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唐朝工科生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七章 靠山(2 / 3)

作品:《唐朝工科生

李奉诫赞叹一声,又问张德,“对了哥哥,杜二过来说了。明日杜公会去南郊。”

“南郊?哦,五庄观。”

点了点头,张德一边走一边对李奉诫道,“李凉州七月要回京一次吧?”

“这个月底。”

“好,大郎。为兄就和你透个底。吐谷浑的功劳,李凉州差不多到此为止了。”张德看着李奉诫眼神有些暗淡,安慰道,“叔父也暗示了一番,李公或许会再往南方,不知道是江南还是剑南道。总之,不是好地方。”

出身不好,站错队,李大亮倒霉就倒霉在这上面了。猎……文”网…李世民需要的就是李大亮的能力,其余的。一概无视。

等哪天李大亮没用了,差不多也就可以滚了。

这两年凉州有李大亮,胡汉仇杀几近消失不错,还连却三次吐谷浑残党的骚扰。光论功劳,要是李董的嫡系,这会儿早特么在长安呼风唤雨了。不说是候补天王级别,起码也是六部山头啊。

李奉诫年纪虽然小,可也不是当年的懵懂少年。南山产的宣纸他虽然谈不上全程操持,但往来交际,和各色人等打交道。却是增长了不少见识。工部那些天天装逼的伪技术官僚,也对他赞叹有加。

这些年李董为了自己的儿子,经常要给儿子们镀金刷逼格。弄死吐谷浑这稳赢不赔的生意,李大亮喝点汤水就够了。灭国之功。那当然是大佬和亲王们。

其实李奉诫也清楚,吐谷浑灭国,大头功劳就是天王级和候补天王级吃的,然后还有薛氏兄弟这种关陇土鳖能啃俩骨头,说不定这几年投降的突厥铁勒鲜卑人也有浓汤可以喝。

任上兢兢业业的李大亮,指不定关键时刻让他去负责文史工作……

“小弟这些年。早看淡了。”

李奉诫苦笑看着张德。

“无妨。”

张德拍了拍李奉诫的肩膀,让少年顿时提了一口气一般,张德正色道,“大郎要是不服,不如入仕吧。”

“甚么?”

“为兄的意思,大郎不如读书,科举去吧。”

张德目光平静,对李奉诫认真道,“靠父辈,你是靠不上了。边走边说吧。”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