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唐朝工科生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八十八章 快上车!(第二更)(2 / 4)

作品:《唐朝工科生

“王太史诚乃正直君子也。”

老张兴致缺缺。你说你一个老头子,一个数学家,不好好地在工地上搞土建搞规划,跑去石板场视察什么啊。你是总工程师啊,不是工头!

为了这破煤矿,张叔叔硬是搞了三回演习,恐吓契丹人啊。你看这些契丹人,饿死几千,冻死几千,牛羊十几万一场大雪全泡汤了。

唉……真是闻者兴奋听着愉悦,契丹人不死点儿,怎么会服帖呢?不服帖,怎么愿意出来做工呢?还不是想着怎么抢劫。所以说,武力不能解决问题,但武力可以保障问题不变坏,而且很有可能让事物向着美好的方向展。

王老爷子这是歪打正着啊。

隔壁老王挖墙脚,总是能有点事情生,不错不错。

“土法炼焦,这石城炼制出来焦炭,不如河西甚多。不过,铁料已经炼制三炉,尚可。”

都是土高炉,没什么卵用,暂时是为了提供生铁原物料。现在只能靠规模效应,等要正式设计像样一点的高炉,那时候要做的事情比现在多得多。

光铁矿石原料粉碎,和焦炭的配比,产生煤气的排气管,还有就是鼓风设备。这些都是需要一些失败才能摸索到适合蓟平之地的合理区间。

再一个,现在张德让王孝通埋坑炼焦,原料依然是木材。什么时候能够做到大量煤炭炼制成焦炭,然后鼓风设备又用上了蒸汽机,这才算真正技术改变世界。

目前来讲,张德只能够通过石城南湖的小河水势落差来做水力鼓风机,这样生铁也好,钢材也罢,才能保持一定的良品率稳定性。

至于其他的材料强度要求韧度要求,去******。

“这昌平的炭场,离得太远了。”

一个地球经度,差不多是一百公里,从石城到昌平,差不多是两个经度,也就是两百公里多点。四百里地,就现在的运输量,死去吧。

好在老张知道石城这里也是有煤矿的,但是他不说,天下只有他一个人知道,这种感觉真好。

“石城炭场规模更大,比之昌平炭场,胜之多矣。”

“……”

老头儿?!你诚心找茬的?!

张德一脸震惊:“王太史,你……你怎么知……知道的……”

“老夫前来三州,走遍诸县,闲暇之余,更是查阅典籍。两汉之间,渔阳等地皆有自燃黑石产出。老夫便想,莫不是石炭?于是老夫带人掘一番,果有收获。这石城炭场,挖掘十丈,得一矿脉。老夫估算,只消掘地得当,建一通道,辅之以木轨。日产石炭,一二千斤总是有的。”

老头儿?!你这么牛逼你家里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