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香江也是实火(2 / 3)

作品:《我拍戏不在乎票房

“听说楚舜在内地有个外号叫楚牲,因为他做出的事太非人了。”苏运经常到内陆旅游,所以也比较熟悉。

“那楚舜是永远的畜生,真的洗不白了。分镜能力和创作能力太强了,你说我要有一半指导水平,也不至于当影评人。”马蹬人道:“我早就拍电影去了。”

“你在甜蜜蜜剧组,楚舜真的和传言里那么夸张,什么事情都一把抓?”孙思坊问马蹬人。

“什么叫传言,就是事实!”马蹬人瞪眼,“二哥,我跟你说,我当了大半辈子的副导演,真没见过这种导演,你说我们香江在八十年代一部戏十几天拍完,导演也都是多面手。

“但楚舜不能用多面手来形容,剪辑、配乐、艺术指导、摄影、还有道具以及服装,包括布景和打灯,教导演员演技也是基本操作。”马蹬人停了下,“楚牲这外号称呼楚导太合适,他基本就是想把电影一个人操持了。”

”娱乐圈总能出现让人惊叹的人物。”古大发闻言叹气,叹气的原因是香江影视圈是越来越萎靡。

“我看了《甜蜜蜜》。”古大发收拾语气补充了一句,“有几场戏的分镜真的太惊艳了,在电影院看到,我都想拍手叫好,最后结尾也是完美,没有辜负前面的情绪铺成,就是好。”

苏运也看了,虽说对于里面人物三观不认同,但不妨碍欣赏这部电影,好就是好,感叹一句:“邓丽君逝世,所以黎小军和李翘会同时走上街,不知道有什么机会,让我同时和你走在街上。”

“又悲画扇了,苏运你还没放下啊,人家都嫁为人妻了,孩子都五岁了。”孙思坊劝。

“我又不破坏人家家庭,我喜欢她,就是因为她不喜欢我,因为如果她喜欢我了,她在我心中的完美就会被破坏。”苏运补充了一句,“我写了很多小说,而且我获得了新纪元全球华文青年文学奖,但我这前半生最大的骄傲是我喜欢她。”

孙思坊不想说话,他感觉作家情绪都容易出问题,新纪元全球华文青年文学奖也是香江最大的文学小说奖项了,还不如喜欢过一个人,简直是天方夜谭。

马蹬人和古大发虽说都是朋友,但关系也没那么好,因此也不好开口。

“我还挺想节选《甜蜜蜜》电影中,外教和芥蓝的爱情故事,写成一个短篇。”苏运道,“我看完电影,除了对导演的镜头语言叹服外,印象最深刻是外教和芥蓝了,里面有两个细节,第一次黎小军碰见外教是搂肩,第二次是挽着。”

“马哥这个细节是无意中,还是导演刻意的?”苏运问。

“我想想——”马蹬人回忆,一般人谁注意这细节,反正在电影院看过的古大发完全记不起。

“是楚导指导的,因为我还记得饰演外教的演员是楚导在内地学校的老师,但当时外教的表演都是楚导指导的,当时我们还在说学生教老师。”

“果然,楚舜导演就是个细节怪,太细了。”苏运忍不住道。

四人组在茶餐厅坐了一会,下午茶也吃完了,就各自离开,但很能看出,马蹬人一直称呼楚舜为楚导,很明显是服了,苏运也是如此。

结束前,苏运还想通过马蹬人认识楚舜,因为写短篇,也是要原主同意的。

回到内陆,《甜蜜蜜》票房亿,差一点点破七,冥冥之中自有七意,七果然是个神奇的数字。

楚舜因为分账的原因找到了西影的人,倒不是因为钱少,而是《甜蜜蜜》分账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