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突击检查(2 / 5)

作品:《我拍戏不在乎票房

在上个月的核心期刊中,楚舜找了找,拢共有二十七篇学术论文是研究他。

国际电影市场产业分析专家写的一篇《为什么楚舜先生能够拿到影史最大份额的票房分账》,文中阐述分析楚舜本人认为很有道理。

某电影为票房记录或者是数字好看,脸都不要了,什么虚假场次、刷票房等,实际上对于院线来说,除非是参与投资,否则是没有多大利处。楚舜的所有电影在下映时从票房潜力来说,其实都还有压榨的潜力,可以减少放映场次再赚一笔,可从来都是该下映就下映。

商人很现实,或许一两次合作会因为声望、名气等等因素会给你高价,但长期亏钱怎么可能,这位专家得出,楚舜的影片制片方之所以能够获得超过兹勃,与宣发方、院线的高分账,是从来不占着茅坑。

“分析得很好,难怪别人可以成为教授,而我只能被人研究,这样一个报告居然能写两万字。”楚舜夸奖。

[宿主这话,是凡尔赛吗?]系统忽然说。

“哈哈哈,这哪能是凡尔赛,实话实说。”楚舜笑道,话锋一转:“老伙计,我们是不是该退休了啊。”

[宿主退休,系统就跟随退休。]系统道。

“那就这么说定了,在我五十五岁退休,大概还拍五六部电影。”楚舜起身伸个懒腰。

也一两个月没去电影院看电影,收拾收拾去独立电影院看看,有没有让人感兴趣的片子。

晚上八九点,是电影院最热闹的阶段,影院人声鼎沸,售票大厅的沙发都坐满观众。

“想看这边电影好久,是母亲对儿子的畸形掌控欲,丹麦就会拍摄猛片,这部电影在丹麦本土都被禁了,没想到国内能看到,校长yyds。”

“特意从鹭岛来打开。”

“《自杀者》听我国外的朋友说很好看啊!”

……

楚舜在购买电影票时,看到一部国产电影《在天堂遇到的三个人》,有国内的电影其实很正常,某些文艺片导演拍摄的影片,在国外电影节获奖,在国内上映因为要过审,就变成删减版,完整版会到独立电影院放映几场。

可这部影片貌似是喜剧——楚舜买了票,想看看到底是什么样的喜剧,越爱跑来独立电影院上映。

电影一百一十分钟,楚舜看完后一脸懵圈,大致讲了个什么故事,说实话他没看懂。

也不是和《八部半》、《六格》样的意识流,说白了就是烂,楚舜全场都没有笑出来。

绝不是笑点高,影厅拢共都没几个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