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0章 降维打击(2 / 4)

作品:《我拍戏不在乎票房

小老弟识趣,和聪明的孩子说话,就是不用浪费口舌,富尔曼诺夫欣赏地看着利辛位。

在谈话阶段,楚舜闭幕致辞结束,准备下台,米歇尔、梅勒等人闻风而动,可下一秒陌生人挡在他们前面。

“主编梅勒先生,《村声》在上一周的一期中,我认为将俄罗斯电影总结为政治需求和不需要的产物,结论太武断,希望能和主编梅勒先生进行讨论。”利辛位彬彬有礼。

“先生我……”

梅勒想说换个时间,但话还未说出口半截,又被利辛位打断,他说:“六十多年的《村声》宗旨,[另类报刊],还一举推动全纽约乃至全美地下文化。”

梅勒辗转腾挪想要越过眼前这位俄罗斯人,采访楚舜,可利辛位不着痕迹地左挡右挡,再加上影厅内嘉宾不少,没有多少挪动空间,所以越不过去。

“纽约正面是血淋淋的金融资本,投机取巧掠夺眼前的所有财务,反面是地下独立的精神,可关于俄罗斯电影的描述,附和大众主流观点,没有期刊自身思考,梅勒先生《村声》失去本心了吗?”利辛位发出核心质问。

此问题一出,梅勒的注意力也被吸引过来,触及到灵魂的问题,村声期刊名字有点奇怪,其实很直观就字面意思,村子的声音,这村子是格林威治村,是上个世纪反主流文化的大本营,亨利·詹姆斯、尤金·奥尼尔等大家都在村子里写下著作。

以上说是这些都是上个世纪的事,现在的格林威治村因为附加价值,房子贵得离谱,不是大文豪或大商人压根住不起。

村子都变质,更何况村子的声音,作为主编梅勒不愿意承认这点。

他道:“《村声》一直是反主流以及另类精神象征,尤其是我们不会随波逐流,关于俄罗斯电影的刊文是我们三个副主编轮流审稿,都认为[政治需求和不需要]评价贴切。”

利辛位开始“引经据典”,作为导演系的学生,开始和梅勒争辩,其他期刊主编差不多也被其他学生用相同的方法缠住。

《蒙太奇》主编富尔曼诺夫趁此机会,获得闭幕采访的机会,当事人楚舜还有点诧异,前几次是一窝窝主编,很多老熟人,今儿个清静。

“导演楚舜先生,《随电影1》一别是十几年不见。”富尔曼诺夫道:“先生答应来莫斯科喝酒,我是等到向日葵都谢了。”

向日葵是俄罗斯的国花,一个小知识点,华夏因为地大物博花卉品种太多,所以是没确定国花,多次提名牡丹,并未官方认证。

“忙着拍戏,所以一直没时间。”楚舜说道,他其实不记得自己是否答应过,但想到喜欢说下次一定的习惯,真有可能。

回答了富尔曼诺夫的三个提问,也不愧为核心期刊主编,问题角度颇为刁钻,“亲情比金钱更珍贵吗?查理·巴比特对哥哥的态度,是否是因为在赌场已赢了偿还负债的钱,没有后顾之忧才会大改动”。

不隐瞒的说,这问题在楚舜前世“收钱”踩雨人捧某部作品时,也写过类似的言论。

“八万和二十五万谁多?”作为曾经[出题人]完全知道如何作答,楚舜反问,最了解男人的永远是男人。

富尔曼诺夫点头表示明白,后面当布鲁纳医生妥协给出25万美金,查理拒绝,就能证明亲情超过了金钱。

首映礼后的宴席描写过很多次,此次一笔带过,着重解释下楚舜的电影公映的流程。

一般来说,其他剧组邀请嘉宾的首映礼都会是公映时间的前几天,然后媒体当面会有影评,吧啦吧啦说影片的好做个预热,只有楚舜公映日和首映日子是一天,就上午与下午的区别。

造成不同之处缘由简单,楚舜的作品从《天堂电影院》开始就不再需要预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