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葬元 / 章节正文阅读

第812、813节 夫君,你到底是什么人?(2 / 4)

作品:《葬元

赵显精神一震,“朕需要怎么做?”

莫度早有定计,“大唐王师很快就会兵临中原。可是,这起码要在十天之后。这段日子,还是要稳住中原鞑子驻军。该送的粮草还是继续送。”

如今赵宋的地盘上驻扎了四支元军。一支驻扎在开封附近的归德,一支驻扎在重镇洛阳,一支驻扎在扬州,一支驻扎在徐州。

为了欺骗中原百姓,便于继续吸血,元军很是低调,几乎不出大营。而且还打着宋军的旗帜,让中原士民以为中原真的恢复了。

忽必烈的欺骗很成功。起码绝大多数的中原士民,都认为中原的确恢复了。至于赵宋小朝廷已经向元廷解送一千多万钱粮之事,他们哪里能够知道?所以,他们不再想着反元起事,而是安分守己的种田,却不知道他们缴纳的赋税,大半都被元廷拿走了。

“洛阳、徐州、扬州的鞑子兵马,一时半会还不会知道开封城发生的事,只要隐瞒消息,就算他们知道,大唐王师已经开始北伐了。”

“最要紧的,是瞒住归德的元军。他们离开封近在咫尺,不能让他们很快知道今日之事。”莫度说道。

赵显皱眉,“这么大的事,要瞒过归德元军太难了。开封城中的消息几天之内他们收不到,就会知道出了变故。”

莫度点头,“所以,官家今日就以大郎满月为名义,给归德元军送去一些酒肉钱财犒劳他们。再逼迫蒙元特使写信,以唐军水师有可能攻打齐鲁为名,将归德元军调往济南!这样,起码能拖十天半月。”

“等到实在瞒不住了,他们就会来攻打开封城。一旦他们攻打开封,我在城外的人就会收到消息,立刻突袭烧毁黄河之上四处浮桥!阻止河北鞑子援军!”

忽必烈为了方便随时渡河南下,在黄河上设置了四座浮桥。一旦这些浮桥被烧毁,元军要渡过黄河就又会被推迟几天。

这几天时间非常宝贵。

总之,莫度的计划是,不能让河北元军比唐军更快的进入河南江北。

“莫卿,你实话告诉朕,你们到底掌握了多少兵马?”赵显当然不傻,岂能不知莫度在军中安插了大量唐人?

莫度也不再隐瞒,“完全掌控的兵力,只有十来万人,大部分还是一年前招募的新兵。剩下二十多万宋军,有的只听蒙元特使的,有的本就是蒙古将领在统帅,有的是地方官在统帅,还有一些是墙头草。”

十来万宋军,营指挥使以上的将领,都是唐军,由莫度利用职权安插进去的。这些兵马,完全能调动。

除此之外,其他宋军中也掺了不少沙子,可还没有到掌控军权的地步。

此时,赵显这个赵官家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

因为,赵显这个官家对中下级军官和士卒,有不小的号召力。

只要赵显下诏他们联合唐军攻打元军,驱除鞑虏,还是会有很多兵马奉诏听命。

傀儡皇帝在权臣面前当然就是个玩意儿,可是在百姓眼中,在中下层将士眼中,那绝对不是傀儡那么简单。

这就是名分大义的力量。

傀儡皇帝,那也是…皇帝!

莫度继续道:“所以,到时还需要官家下诏,最好秘密到最重要的淮南大营去亲自下诏,说不定能将十几万江防大军一举拉过来!这支兵马,当年本就是宋军,也是眼下最精锐的宋军。”

“官家曾在留梦炎逼迫下去各营检阅兵马,鼓舞士气。将士们大多是认识官家的。只要官家亲自入营,犒劳将士,晓以大义,多半能成!”

赵显脸色发白,“这支兵马,将帅还都是鞑子,又为蒙元效力多年,如何会听命?”

莫度蛊惑道:“官家勿忧,那几个鞑子将领,济的甚事!我早有安排,只要官家号召中下级将士,一切不再话下!”

赵显仍然不放心,“那朕秘密去两淮,要是被元军发现如何?你能掌握的十万兵马,根本不是鞑子对手啊。”

“无碍的。”莫度一脸“没事的,你要相信我”的神色,很笃定的说:

“归德距开封,怎么也有一日路程。官家悄悄出城,归德元军哪能知晓?过了淮河,就更放心了。等到官家从淮南回来,归德元军已经去济南了,发现不了。”

赵显又叹息道:“莫卿,朕能否不管这些事,直接去江陵见大唐皇帝?”

他害怕了。

“不可啊官家。虽然我是大唐之臣,可毕竟我和官家也有香火之情,怎么不替官家考虑呢?官家要是直接带家眷去大唐,那是寸功未立啊。虽然陛下仁厚,可官家到时又能有何前程呢?”

“可要是官家替大唐立功,那又不同了,可不仅仅是富家翁啊,那可是世代富贵!最少一个实封国公的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