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五章 商业化航天(2 / 3)

作品:《重生之神级操盘手

各项数据不断被输入,重新运算。

陈伟东也多次和基地的科研人员进行交流,对于火箭的设计,功能、结构等等,都进行了细致的询问,还记了很多笔记。

五号,卫星要开始进行安装前的最后检测。

这个玩意太精密了,一个小部件的错焊、漏焊,都有可能造成卫星失去效能。

因此,在地面上的检测工作,极其重要。

就像美利坚的休斯公司,就有过很多经典的发射失败的桉例。

曾经知名度很高的“亚洲一号”,就是因为一个电器元件,在太阳射线下损坏,造成整个入轨过程,不能进行,从而导致失败。

无穷大公司的技术人员,开始有条不紊的对卫星进行最后的检测工作,各种检测仪器,在地上摆了一大堆,就是想要过路,都不方便。

陈伟东等人就在相隔十米处,看着里面忙碌的技术人员。

卫星的真面目,终于出现在大家的面前。

这是一个正圆柱物体,接近两米的表面上,贴满了反光发亮的太阳能光片,用于接收太阳能,将其转化为卫星仪器运行所需要的能量。

在地面上看,卫星有一种矮胖,臃肿的感觉。

顶部的雷达天线,现在还处于收缩状态,外面无法看到,要等到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后,才会将雷达探出,伸展开来。

二零零五年,四月七日。

天气晴朗。

为了减少大气漂浮物,提高成功率,发射计划被安排在夜间进行。

尽管这个时候,整个基地已经完全戒严,不允许任何人出入,但外界仍然有许多群众,通过网络知道了无穷大公司,将在今晚,进行第一次火箭发射。

前海湾的沿岸,已经挤满了大量群众,准备亲眼目睹这一刻的到来。

市政部门对此并没有进行阻止,更没有收取门票,甚至还安排了工作人员,负责维持现场的秩序。

对于这次的发射,华夏国内许多航天领域的专家,其实并不看好。

他们认为,无穷大公司虽然在电子工业、机械自动化、精密仪器制造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在航天工业,空间技术等方面,都还非常薄弱。

哪怕早年确实有一些隶属航天所的研究人员,放弃编制,加入无穷大公司。

但没有大量的配套设施,军工单位配合。

想要搞出大气层外的飞行器,并且成功发射,不太现实。

最终结果,顶多就是大号又昂贵的玩具。

电视上,一些往日以犀利观点着称的学者、时事评论员,也不敢明目张胆的嘲笑无穷大公司,只是委婉的表示,要是火箭掉下来,砸到花花草草也是不好的。

九点半,随着距离发射场,三公里以外的指挥中心,十秒倒计时之后,传来“点火”的命令。

操作员摁下了启动按钮。

一条长长的火龙,点亮了沉寂在夜色中的发射场。

“天枢一号”火箭,发动机点火后,推力不断增加,开始朝着上方进行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