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天遂人意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六百六十四章 蛋疼(求月票)(1 / 3)

作品:《天遂人意

奉恩将军的丧事过后,除了将军院子里面的直系子孙需要守丧之外,像池二郎他们这样的子侄,也不过是素衣过了头七,就该做什么就做什么了。猎文?w?ww?.?l?iewen.cc

大梁虽然重视孝道,那也是有规定的,若是叔叔伯伯婶子大娘的没了,都要受个三月半年的,遇上家族大的,兄弟多的,子侄们估计这辈子就没有出仕的机会了。还不整年到辈子的在家里披麻戴孝呀。

太夫人心疼侄媳妇还有两个不大的孩子,每日里都让灶上给单独炖上点素斋给大娘子,还有过过继来的小郎君送过去。就怕孩子守孝太过苛刻自己。耽误了身子。

大夫人对太夫人此举,记在心里,教导孩子的时候,多番提及,就怕将来孩子们大了对二房有了芥蒂。

给孩子们除了服,胖哥这个呆不住的,立刻呼朋唤友的到山上自在去了。

往日恨不得在山上定居的池老太爷,这次大概是伤了心了,被孙子好说歹说的,才勉强同意上山,就这还是意兴阑珊的。

看样子还没从死了大哥的打击中回复过来呢。

池家的世子胖哥同自家舅舅感叹,他家祖父是个重感情的。在这位祖父面前大咧咧的性子都是收敛起来许多。

华五郎对自家外甥的说法,不怎么认同,不过那是人家祖父,跟自己没啥关系,难得外甥如此赤城,算了就让他这么以为好了。

在见识了人情事故的五郎眼里,这位池老太爷,之所以精神头不怎么样,怕是跟重情重义关系不大,他们池家老兄弟之间的情谊,比他们笔下的宣纸厚不了多少。

五郎从小在姐夫府上的日子,比在家里都多,对于池府那点事,心里明镜一样,对这位亲家老爷也是亲近的很,性情脾气都是比较了解的,怕是见到生死,心里留下阴影的时候更多,要说别的,怕是还有点愧疚,这位亲家老爷,对老定国候颇为信服,不管怎么说自家姐夫做了侯爷,亲家老爷素来行事仗义,怕是多少觉得有点对不住他大哥了。

想到这里,五郎只是吩咐自家外甥,平日里多拉着你这位祖父走走,开阔一下心胸,顺便把课业给这位祖父看看,让他明白,他们二房的子孙真的比大房的争气,或许这位亲家老爷就能想的开些。

觉得以后能对族中对老定国候有个交代。

顺便还提醒了自家姐夫,他家老爹心情不太好。多了就没说了,疏不间亲,伤了他们姐夫小舅子的情分反倒不好。

池二郎拍拍小舅子的肩膀,就说自家养大的孩子亲,这小舅子一声不吭的,可没少给他这个姐夫帮忙,府里府外的,阴谋阳谋的,忙不过来的时候,小舅子比池府的兄弟还顶事呢。

姐夫小舅子两人商量起事情来,根本就没有什么障碍。尤其是在智商上面、

这次奉恩将军丧的问题上,池二郎在府里做事明白,外面风传利多于弊,外面的舆论都是这位小舅子一手折腾出来的,你当外面对池来太爷的评价那么高,为什么呀,没事显得你侯府一句话能让满京城都知道呀。

真要是追究根底,这事就是从学子们那里传出来的,留言的开头在哪,还不是在这位华府五郎身上,

为了给定国候刷存在感也真是费了不少的心机呢,没看到如今定国候府,从侯爷到世子,到侯爷的老爹,一个个在京城里面都是拿得出手的人物吗,至少在人品上都有让人称道的地方。

这就是效果。要知道前半年,定国候府的名声还可是都臭到大街上了,能到如今这地步多不容易,华五郎在这件事情上能居功。再次证明了,士子的力量,还有流言的力量不可小窥。

池二郎对这位小舅子满意的不能再满意了,都是自己教的好呀。

特意找了个时间去山上看看自家老爹,果然如小舅子跟儿子说的一样,自家老爹精神头不怎么好,都是自己这个当儿子的不孝顺,太忙了,老爹都要忧郁了,竟然都不知道呢:“您老人家这是怎么了,看着不是那么精神。山上若是呆着不舒服,就回府上好了,还能同三叔四叔一起说说话呢。”

池老太爷摇头:“不用老子在山上呆着好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