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三国之兵临天下 / 章节正文阅读

第971章 贾诩到来(2 / 3)

作品:《三国之兵临天下

这时,贾诩又从怀中取出一只锦囊,递给刘璟笑道:“我过几天就要回去了,旦日之后,殿下可以打开锦囊,囊中遗有一策,我可以保证曹操低头服软。”

刘璟接过锦囊看了看,不由笑了起来,“原来军师早有准备,我很期待打开这只锦囊。”

.........

刘璟采纳了贾诩之策,用船只架起浮桥,数万汉军跨过护城河,昼夜不息地攻打合肥,北城外土山更是火力迅猛,不给曹军喘息之机,铺天盖地的烈火和巨石不断投向北城头和土山,短短数天内,北城再次崩塌,使曹军上下一片混乱。

尽管汉军的昼夜不停进攻没有使城池陷落,但合肥城依旧险象环生,曹军死伤惨重,不久,曹丕在曹仁的一再请求下,命曹真率四万军队以及五千虎豹骑兵增援合肥,刘璟随即派黄忠和庞德率五万军北上迎战,拦截曹军援兵,双方在合肥与寿春之间的成德县展开了激战。

这场激战使双方都损失惨重,曹军阵亡一万五千人,被迫返回寿春,而汉军也损失近八千人,却挫败了曹军增援合肥的企图。

在成德之战后,刘璟放缓了对合肥的围攻,使曹丕和曹仁终于获得喘息之机,双方进入了战略对峙,大的战役没有发生,但零星的战斗依然激烈,让曹丕内心始终紧绷一根线,难以放松下来。

合肥之战一晃又过去了一个多月,时间已到了建安二十二年一月,至此,合肥之战已延续了大半年之久,曹军先后阵亡近四万人,汉军的损失也超过了两万人,双方不断增兵,前后调动军队达二十万。

旷日持久的战役是对双方国力的巨大考验,汉国官府存粮已消耗殆尽,只能用手中牛羊向民间换取粮食,先后征调民夫超过十万,花费的黄金和铜钱不计其数,各种兵器军资也几乎耗光,汉军在柴桑的火油储藏量由最高时的十万桶已锐减到不足两万桶。

相对汉国而言,魏国情况更严重,邺都财力已枯竭,整个国家处于崩溃边缘,曹军粮食物资消耗大,不断从各地调运粮食,就算徐州曹仁储备粮也被调运一空。

这场合肥之战,曹军从各地调运粮食已近一五十万石,征发民夫八十余万,近一半的粮食都耗费在上,不仅粮食耗费巨大,而且金钱及各种物资都源源不断投入到战争的无底洞中,邺都粮价已突破斗米千钱,使民怨沸腾。

河北地区民众尤其困苦,为筹集军粮,各地官府不断加税加粮,导致民不聊生,各地民众不断发生暴动,十二月底,渤海豪强高阚在南皮造反,自称白衣天,杀官抢粮,短短数月,便募集饥民数万,声势浩大。

不仅河间郡,常山郡和渤海郡也先后爆发了大规模饥民起义,曹操被迫无奈,命曹彰率万幽州军入河北平乱。

邺都,长史徐奕匆匆走进了铜雀台,一直来到曹操养病的回春堂前,有侍卫进去禀报,片刻出来对徐奕道:“徐长史,魏公有请!”

徐奕长长松一口气,魏公终于肯见自己了,他急忙走进了内堂,徐奕是曹操最信任的心腹,在曹丕还没有执掌政务前,每次曹操出征,都会把政务大权交给徐奕,而这次曹丕在寿春坐镇,曹操身体不好,政务大权又再次落到徐奕的肩头。

只是这一次徐奕的日实在难过,魏国内外交困的政局逼得他焦头烂额,他几次劝曹操放弃合肥战役,但曹操却始终不听,不断向合肥增兵,最后性不再接见徐奕,他这是第次来求见曹操,终于获得了接见。

虽然魏国国力枯竭,政局危急,但曹操的病情却没有加重,倒有点好转了,而且他的次曹彰不负他的期待,将河北造反乱民一一镇压,匪高阚也被曹彰亲手斩杀,令曹操十分欣慰。

不过今天上午,曹操接到了曹丕写来的急信,曹丕在信中第一次建议结束合肥战役,原因是曹军士气低迷,军队厌战情绪蔓延,逃亡士兵已超过六千人,其中以河北士兵逃亡最烈,足有四千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