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三国之兵临天下 / 章节正文阅读

第356章 蕲春风云 三(2 / 3)

作品:《三国之兵临天下

这也是诸葛亮的杀手锏,他知道孙权和刘璟在暗争抗曹领袖之位,这对战后的利益分配具有重要意义,所以他先表态,支持孙权为三方抗曹领袖。

孙权终于被说服了,他点点头又问道:“不知皇叔会以什么方式参与抗曹”

诸葛亮大喜,孙权终于松口了,他连忙道:“我们有两个方案,一是派军队跟随江东军,其次是我们在西线作战,攻打江陵,断曹操江陵后路,两个方案由吴侯决定。”

孙权想了想便笑道:“让我再考虑考虑,先不急决定,总之,我支持皇叔的抗曹立场。”

诸葛亮既然已经达到目的,他便不久留了,起身告辞,孙权亲自送诸葛亮出去,给鲁肃施了一个眼色,鲁肃会意,吴侯是要自己留下来。

鲁肃将诸葛亮送出大门,又匆匆赶回来,只见孙权站在窗前沉思不语,鲁肃不敢打扰主公思路,便静立一旁。

过了良久,孙权问道:“子敬可知道刘备为何一定要参与抗曹大计吗”

“他是皇叔,又奉衣带之诏,在这个时候,他若龟缩在武陵不出,会被天下人非议,他承担不起这种重责。”

“你真这样想”孙权回头似笑非笑地看着鲁肃。

鲁肃点点头,“微臣确实是这样认为,诸葛亮也承认了微臣的想法正确。”

孙权摇了摇头,“那是子敬太忠厚了,看不懂诸葛亮的心计。”

鲁肃连忙躬身道:“微臣不知,请吴侯明示。”

孙权叹了口气,“坐下说吧”

两人坐下,孙权这才苦笑一声道:“我也是刚刚才反应过来,昨天子布找到我,劝我就算最终和刘璟联合抗曹,也要谈及条件,要刘璟让出长沙、武陵、零陵、桂阳、衡阳五郡,可除了长沙郡外,其余四郡都在刘备手上,刚才诸葛亮坚持刘备军队参与抗曹,显然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我却一时忘了,现在才反应过来。”

鲁肃沉默片刻,问道:“吴侯是想反悔,推翻刚才的允诺吗”

“我也不至于这么言而无信,但如果能不知不觉让孔明消失,那么......”

孙权的意思就是说,如果杀了诸葛亮,那他承诺之事就无人知晓了,也就可以随之作废,只是这个想法有点太阴狠,他希望能得到鲁肃的支持。

鲁肃却立刻起身道:“吴侯,请容微臣一言,刘备参战有利于主公抗曹之名正言顺,这其实是大义,而为了区区四郡而甘冒逆臣之名,实为因小失大,吴侯若要四郡,战后可以找别的理由,但大敌当前,微臣以为,还是应该众志成城,团结抗曹才是正途”

孙权默默不语,鲁肃一席话说得他万分惭愧,半晌他才叹息一声道:“子敬说得对,我险些做了蠢事了,多亏子敬的劝谏,也罢,就采纳子敬的话,既已许之,就不再反悔,四郡等战后找别的理由夺取。”“你就是蒋干”

船舱内,刘璟饶有兴致地打量眼前这个身材略显瘦弱的男子,这位就是三国演义中那位两次中计,丧送了曹操八十三万大军的蒋干他还居然是柴桑人。

蒋干认识刘璟,他擦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低声道:“在下正是。”

刘璟想起他见过两个姓蒋的人,又问道:“当年樊城游缴所的蒋忠和黄祖幕僚蒋齐是你什么人”

“他们都是我族人。”

蒋干无奈地回答,他垂手站在刘璟面前,神情显得有些尴尬,蒋干心中甚至还有些惭愧,他的父亲现在还在柴桑,跟大哥住在一起,侄儿蒋励还是江夏军的一名屯长。

这是他的秘密,他告诉曹操自己父母双亡,隐瞒住了父亲还健在的事实,他也害怕被刘璟查出自己背景,但他的口音却暴露了秘密。

“你是哪年投靠了曹操”刘璟又问道。

“建安八年”

蒋干立刻又解释道:“但我建安五年就离开柴桑去北方游学,州牧掌柴桑时,我并不在柴桑。”

这时,刘璟语气变得柔和,一摆手道:“先生请坐”

蒋干心中忐忑不安地坐下,目光撇向桌上的信匣,那里面是曹丞相给孙权的正式书函,刘璟拾起信匣,信匣由白玉制成,外面系一条金带。

刘璟打开玉匣,取出了里面的信函,让刘璟不由一怔,这竟然不是曹操的私信,而是一份加盖有汉丞相大印的书面承诺书,承诺书中明确答应五年内不进攻江东,封孙权为吴公。

同时还提出,如果江东军愿意和曹军共同攻打荆州,战后,江东将得到长沙、桂阳、零陵、武陵四郡,还有第三条,愿为次子彰求娶吴侯之妹为妻,两家共结秦晋之好。

这让刘璟不由倒吸一口冷气,这是一个孙权无法拒绝的条件,不仅是丞相许诺,同时还给了孙权荆南四郡,看来曹操是下了血本,一定要把孙权争取过去,幸亏这份保证函被自己截住了,否则后果简直不堪设想,那个赤壁的管事一定要好好重赏。

刘璟背着手走了几步,沉思下一步的对策,当然他可以把信和使者扣留,就当此事没有发生,可如果曹操再派使者怎么办或者孙权派使者去江陵,都会引发危机。

最好的办法还是让使者前去蕲春县,刘璟又看了一眼蒋干,眼中露出一丝淡淡的笑意,看来解决危机的钥匙还是落在此人身上。

刘璟坐下,注视着蒋干微微笑道:“我去年看过柴桑户册,子翼兄的父亲应该还在柴桑吧”

这句话俨如一记重击,重重击打蒋干心中,使他本来就不是很坚强的内心出现了一条巨大的裂痕,他慢慢低下了头,心中充满了绝望。

。。。。。。

孙权临时府邸,诸葛亮在鲁肃的陪同下,在大门前耐心地等待着孙权的召见,鲁肃没有失信,最终说服孙权见一见诸葛亮,听一下刘备方面的意见。

政治从来都是极为现实,完全靠实力说话,自从曹操攻陷江陵,刘备惨败渡江后,他的地位就一落千丈,孙权对他的兴趣也不大了,诸葛亮也被孙权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