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乡村中医李茂阳 / 章节正文阅读

第262章:附子的毒性,正是它的仙灵之处(2 / 2)

作品:《乡村中医李茂阳

梁总如今全身被阴寒所罩,心阳虚衰,正需要这附子击退阴寒,重振心阳!

没有附子,其他药扛不下这副重担来。

李可老先生的破格救心汤,按照附子的剂量大小,有大方、中方和平方的区分,我给梁总开的这副药方中的破格救心汤部分,只是李可老先生的平方。

这副药方,附子的剂量已经用得很低了,再低就起不到应有的药效了。”

梁雅楠听了为难起来,就转头扫了一眼身边的丈夫高启来。

高启来便看向李中通和萧堂贵两个老中医。

他们两个,一个是市中医院退休后返聘回中医院的顶梁柱,一个是市医院中医科退休后又返聘回来的老中医,在市里都是很有名气的中医大夫。

这时候,自然要征求他俩的意见的。

病床上的梁文和也看向李中通和萧堂贵。

他对中医一窍不通,再加上此时病在自身,身体不行,自顾不暇之下,脑子思维也不那么赶趟了,哪里还有平时在公司里说一不二的决断力?

所以,他此时看向李中通和萧堂贵的目光,也是充满了软弱犹豫的求助之意。

李中通和萧堂贵互相看了一眼,几乎同时道:“你说吧。”

屋里其他医生见两人这么互相推让,都是或低头的低头,或转头的转头。

如今中医势微力薄,中医人都被折尽了锐气,连老中医都很难有那种舍我其谁的胆魄了。

当然,李中通和萧堂贵两人此时彼此谦让的态度,可能也算是中医文化的一种体现吧。

众人的反应落在了李中通和萧堂贵的眼里,却是反过来又激发起李、萧二人的一点儿火气来——

“那我先来说几句……”

两人又几乎是同时这么说道。

李中通及时停下话头,伸手做了个你先请的手势。

李茂阳是他的侄孙,他因此觉得自己不便先说什么。

萧堂贵便咳嗽一声道:“那我先来说几句。

小李开出的这副药方,现在争议最大的就是李可老先生破格救心汤这部分。

这破格救心汤是李可老先生始创于上世纪60年代初期,经40年临床实践,逐渐定型下来的一副药方。

此方脱胎于《伤寒论》中的四逆汤、及其衍生方参附龙牡救逆汤,后又借鉴和增加了张锡纯的来复汤组方而成型的。

此方破格重用附子、山萸肉和麝香,以附子为补阳强心主药,以山萸肉为固脱主药,以麝香为醒神开窍主药。

嗯,当然了,小李这副药方中没有用麝香,因为梁总目前的情况,不需要用麝香来醒神开窍……

……”

(李可的破格救心汤组成:附子、干姜、炙甘草、高丽参(另煎浓汁对服)、山萸净肉、生龙牡粉、活磁石粉、麝香。)

(李茂阳此时开出的药方:炮附子(先煎)、干姜、山萸肉、党参、龙骨(先煎)、牡蛎(先煎)、磁石(先煎)、甘草、高丽参(另炖,兑服)、茯苓、白术、赤芍。)

萧堂贵哩哩啦啦地说了这么一长串。

说了一长串谁也挑不出他刺儿,也赖不住他的发言。

因为他的发言里基本没有他自己的观点……

大家——尤其是李茂阳,好不容易才等到萧堂贵啰嗦完这一长排话。

他的嘴巴差点儿咧到后耳朵叉那儿了,被他二爷爷不动声色地踢了一脚。

当然,也不能说萧堂贵的话完全没有用。

也有用,最起码让大家多多少少听明白了这破格救心汤的来历,以及李茂阳开这副药方的用意。

……

然后轮到李中通说了。

他说得很简短。

“李可老先生从事中医临床46年,在缺医少药的农村,用他自创的这副破格救心汤成功地治愈了千余例心衰重症,并使一百多例现代医学无法挽救的垂死病人起死回生。”

说完这么短短的几句,他就不说话了。

但他的意思很明确,人家李可宗师的这副破格救心汤是很管用的,你们自己敢不敢用,那就看你们自己了!

!--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