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入门归一(3 / 4)

作品:《我们屯里修真大佬

“惟华夏中土大周帝国懿德四年,归一门执掌中土道统,为葆基业之长青,不负天地钟灵毓秀之德。三年一度,广开法门,以待有缘之人;遍植梧桐,静候凤凰栖身。是日三月初三,出蚰峰净照、天心峰净闻共鉴越州、安州、抚州、朔州等十三州县俊彦计二百三十四。蒙师祖垂怜,新收得弟子十又四名,乃是——”言罢清了清嗓子,便念起一个个人名来。

这段歪七扭八的掉书袋,苇江半个字也没听明白,但后面却是知道这后面的名字乃是几百人中侥幸被选为弟子的孩童们。

这老儿一个个念下来:

“吴江,朔州人氏。”一个十余岁的少年故作老成,对着四周连连作揖。

……

“曾航,越州人氏。”一个老汉望天连连叩首,口中连喊:“祖宗显灵”。苇江识得,这便是刚站在苇江前面那个老汉,他八岁的孙儿今日有幸也入了归一门。

“唐小闲,安州人士。”唐小闲望眼欲穿,终于在最后听到自己名字,一张大嘴张开了半天合不拢。过了片刻才反应过来,抱着苇江大声喊道“江哥,我中了!”锃亮的脑门越发光亮起来。

到了此刻,仍没听到自己名字,苇江越发觉得不对劲起来。以前他曾到茶馆蹭书听,说书的讲以前科举考试发榜时经常是“倒填五魁”,都是先从第六名往后填的,填完以后,再从第五名往前填。最厉害的当然要放在最后宣布,难不成自己便是那个最厉害的“五魁首”?

那老道念完名字,下面已是乱成一团,有迁怒打孩子的,有高兴得满地打滚的,有哭着喊着哀求道长慈悲的,但未见老道再说出一个名字。

苇江心里一沉,空洞洞的难受,过去问那老道:“这位仙长,名字可念完了?”

老道木着脸道:“完了。”

苇江又问道:“真完了?”

老道似乎有些难堪,把那皱巴巴的纸片翻来覆去看了又看,答道:“完了,就这么几个。”

苇江忽然大哭起来,骂道:“你个贼鼻子老道,刚在老子身上摸来摸去,欢喜的不得了。又找别的道士商量,商量来商量去的,怎么现在又说少爷的不是?”他发起浑来,一把从那桌上抢过他们用来“勾决”的本子,骂道:“就是你这个杀千刀的臭道士作弊,把少爷好好的甲改成丙……”。

老道一脸的不自在,听任苇江胡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