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工艺强国 / 章节正文阅读

第49章 再遭质疑(2 / 2)

作品:《重生之工艺强国

方翰民没想到袁厂长对他如此关心,人家可是几千人的国营大企业的一把手,在感动的同时,方翰民连忙说道:“谢谢厂长关心!老家的事情已经办完了,没有别的事,我就回来了。”

“哦,那就好。听说你老家那边比较偏远,今后无论自己还是家里遇到什么困难,跟我提出来,厂里会帮助你的。”不管做没做,老袁能说出这话,就证明他对方翰民确实比较重视。

再次道谢之后,方翰民请厂里尽快跟二车间和厂部有关机构协调,以便他们在二车间开展工作。

“这个你放心,我这就吩咐有关部门去办这件事。”

当天下午,厂办通知方翰民去二楼会议室开会,也许去的有点晚,当他推门而入的时候,见袁厂长、王副厂长、夏总、技术科薛科长和二车间两位领导,以及厂部分管水电气的部门领导已经在座。

见方翰民在靠近会议室门口的一把椅子上坐下来,袁厂长招呼道:“小方同志,你往前来,坐这里。”老袁指了指离他不远的一把椅子。

参会人员到齐了,袁厂长开始讲话:“今天这个会,既是临时召集的,也是早就计划好的,因为会议内容涉及二车间的深度技改。半年前,也是在这里,小方同志提出了二车间的深度技改项目,他们雷厉风行,立即行动起来,在半年左右的时间内,不仅做了项目的小试,还顺利完成了中试,并进行了各项总结,总之,试验做的很成功!可喜可贺!”

老袁顿了顿,喜形于色地继续说道:“更加可喜的是,小方同志认为,中试结果可以直接应用于车间生产,今天召集这个会议,目的就是协调各方面关系,让他们的工作尽快顺利地开展起来,早日在工业生产中取得成功!”

由一把手召集的会议,标准套路就是厂长讲一段开场白,副手和职能部门再提出具体问题,最后解决问题。

尽管按照一般技术开发流程,总工程师老夏也有些疑问,但他已经多次见证了方翰民的神奇,只好把想说的话咽进肚子里。

王副厂长主管生产,这么重大的技术改造,他自然有话要说,“小方同志,你提出的加氢还原技术,属于非常超前的生产工艺,虽然你们经过了实验室和中试的验证,但未经工业化试验,就直接应用于生产,你有多大成功的把握?”

不是老王没事找事,因为这既是他的职责,也是技术开发应该遵循的一般流程,而方翰民却省掉了一大步,王副厂长的质疑不无道理。

但是,方翰民带来的加氢还原技术,在他所经历的二十一世纪,已经是非常成熟,并被普遍采用的生产工艺,在实验室和中试装置上验证一下,仅仅是为了掩人耳目,故意做给有关领导看的,以严谨的科研标准衡量,那根本就不能算作严格意义上的技术开发。

再次遭到王副厂长的质疑,方翰民显得十分淡定,“我想说有百分之百成功的把握,但我害怕大家说我吹牛,不过我敢保证,成功的希望非常大!”

“假如不成功,你用什么做担保?”老王追问道。

“这个......”方翰民一时语塞,他一个未婚青年,除了每个月的工资,可谓一无所有,他能拿什么做担保?

王副厂长的问题难以回答,这让方翰民非常难堪。

老王开始的质疑虽然有道理,但谁都听的出来,他接下来的追问就是故意为难方翰民。

不管方翰民有没有目的,他积极推动红星制药厂的技术进步,这件事本身就值得大肆鼓励,老王这样为难一个有上进心的年轻人,一把手袁厂长看不下去了,“小方同志主动为红星制药厂搞技术改造,担保什么呀?其他人搞技术改造,厂里也没要求谁担保过。”

“以前其他技术人员搞技术革新,都是按照一般流程进行,小方把关键的工业化试验步骤省掉了,必然存在更多风险,要求他作出担保,没有别的目的,只想让他树立风险意识。”王副厂长为自己辩解道。

“按照你的意思,必须让小方同志带领他手下那帮人,非做工业化试验不过?小方同志,你认为有没有这个必要?”袁厂长对老王的无理纠缠有些反感。

“我认为没有必要,因为我们在中试过程中,已经充分考虑了工业化试验的因素,再做工业化试验,不仅浪费设备和原材料,更是浪费时间。”方翰民十分清晰地表明了自己的观点。

考虑一番后,为了照顾老王的情绪,袁厂长提出一个折中方案。

又是折中方案!难道这就是一把手的工作方式?方翰民对此颇感无奈,但他面对的人和事,毕竟跟前世不一样。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