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 所有的矛盾在新物理面前都不值一提!(2 / 5)

作品:《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他可不做理论物理研究……”

帕森斯完全想不明白,后来干脆也不想了,因为很多人都支持他。

哪怕王浩在自然杂志发表了新的成果,用‘强湮灭力导致物质形态弱化’的理论,补足了暗物质的天文物理中的作用。

可是,又怎么样?

以强湮灭力为基础的理论,也根本是无法证实的。

他的理论才受到更多的物理学家支持,原因很简单,他的理论认可暗物质的存在,还把暗物质和希格斯粒子联系在一起,后续可能沟通粒子标准模型,和现有的量子物理结合在一起。

好多物理学都认为,他的理论可信度高,值得继续深入去研究。

帕森斯当然知道自己的研究都是东拼西凑出来的,但只要短时间无法证明错误,至于几十年后,几百年后被推翻,也根本都无所谓了。

未来,谁在乎呢?

……

王浩已经向上级做了详细的研究汇报,说明了反重力实验中,叠加力场边缘对物质产生的磁化效应研究的重要性。

这个研究不是一个团队能完成的。

如果让一个团队去完成,就需要投入大量的经费,并且耗费很长的时间。

针对一项理论研究,显然是得不偿失的。

就像欧洲粒子对撞实验,总花费高达几百亿美元。

一个大国支持完成当然也是可以的,几百亿美元并不是不可接受的数字,但没有国家会那样做,因为只是做理论性的研究,好多成果要是要公开的,就等于自己掏钱惠及全世界。

现在的研究也是一样的。

叠加立场边缘效应,并不是什么有难度的实验,后续肯定会被很多实验团队发现,相关的研究牵扯到强湮灭力,短时间内肯定只是理论性研究,技术上想应用非常困难。

实际上,哪怕是到现在,反重力研究已经有了很多成果,但大规模应用依旧没有实现。

即便是已经有了一些应用,也都是科技投入类的项目。

比如,反重力磁悬浮列车。

这个项目不会创造任何的利润,列车以及主干线的维护保养还需要不断的投入。

上级部门很快做出了批复,并支持召开国际性的反重力研究会议。

会议是由国内牵头进行的,并确定会在一个月后举行,主办方是反重力性态研究中心、凝聚态物理研究中心以及科学院物理所,也就是国内三个反重力研究机构。

当举办会议被确定下来以后,国际各个反重力研究团队和机构纷纷收到了邀请函。

会议邀请函上标注的内容也很简单。

主要就是两点,第一点就是要举办反重力国际会议,并邀请各个团队做研究报告。

第二点就是会确定公开一项全新的物理研究,并牵扯到了‘强湮灭力’。

其他团队听到消息都感到不可思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