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章 变异元素是假消息?变异化合物的超导特性!(2 / 2)

作品:《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原子结构完全相同,物理特性又怎么会不同?”

“也许只是铁的同位素?”

“……”

当舆论一片热议的时候,很多学者都看向了国际湮灭理论组织。

全世界除了反重力形态研究中心,就只有国际湮灭理论组织才能制造出强湮灭力场。

如果两个机构同时有发现,自然就证明研究是真实的,否则只凭反重力性态研究中心发布的结果,就很难做出判断。

万一,实验出现了错误呢?

还有阴谋论者认为,反重力性态研究中心可能会故意发布虚假信息,引导一个错误的研究方向,来误导其他研究机构。

国际湮灭理论组织就不得不站出来了。

恩波利-库博再也没有了任何的兴奋,而是硬着头皮接受了记者采访,并表示,“我们会对于反重力性态研究中心发布的实验结果进行验证。”

一句话,其他就没有了。

恩波利-库博不高兴的原因也很简单,他才刚在组织内部说过要进行全新的研究,争取短期内赶超反重力性态研究中心。

结果……

对方一口气发布了十六个实验,而且看起来一个比一个重大。

别说什么‘磁化反应残留发现变异元素’,即便只是强湮灭力场常规特性都无法验证,因为他们只有一个设备能制造出强湮灭力场,又怎么能制造两个场去叠加?

还有高强度的反重力场……

这不是开玩笑吗?

他们能制造的最高强度反重力场,就只有不到百分之七十左右,而且每一次实验都需要高额的经费,百分之九十的强度根本不敢去想。

那是注定无法达到的数字。

高强度磁场对于强湮灭力场的定向偏移影响倒是能够进行验证,但组织内部好多人都认为,这个方向是性价比最低的。

大型的高强度磁场制造,需要非常高额的经费,即便做了验证效果也不好,投入以‘亿美元’为单位的经费,只是为了验证一个实验效果,显然是非常得不偿失的。

这一条直接被pass了。

剩下是最受关注的变异元素问题,实验方向也是最明确的,就是制造出高强度的强湮灭力场。

可是……

如果能制造出高强度的强湮灭力场,其他问题不就都解决了?

恩波利-库博和组织的其他学者一起,针对每一个实验成果进行分析,最终发现他们只能做两个最简单的特性验证,其他的实验要么是投入太高得不偿失,要么就是技术不达标,根本就无法进行验证。

最后,恩波利-库博说了个想法,“我们能不能把他们发布的成果当做结论,以此做其他研究?”

他是希望能做新的研究,才能争取实现研究领域的赶超,而不是花费大量的经费、时间,去验证竞争对手的实验成果。

这个想法被直接否定了。

组织内有学者直接提出,“就像是舆论上说的,如果他们故意发布假消息,怎么办?之后我们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可能会因此被误导。”

“我们必须要做验证,也必须想办法解决技术问题!”

恩波利-库博也清楚这一点。

其实他们讨论实验方向,不止要考虑研究本身,还要考虑另一个问题--科学领域的政-治正确。

前沿科学探索领域的主导权,一向把握在阿迈瑞肯为首的国家、机构中,其他国家、机构都只是追赶者的角色。

作为追赶者的角色,自然可以把结论拿来使用,而掌握主导权的他们,只会相信自己的研究,即便知道和反重力性态研究中心的差距,多数学者也只相信自己的实验结果。

这就是前沿科学领域的政-治正确。

如果他们直接接受了实验结论,再以此去确定新的研究方向,肯定会受到大量的批评,好多领域外有影响力的人士,也肯定会表达出担忧和不满。

所以,他们没有选择。

恩波利-库博只感觉有些骑虎难下,他希望能确定一个新的方向,才能真正拥有‘自己的研究成果’,可被逼无奈不得不暂时放弃,而是投入到对于竞争对手发布成果的验证工作中。

但是,他们的技术又不达标。

这怎么办?

“也许不是追赶半年……”

恩波利-库博苦闷的想着,“或许是三年、四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首先还要解决技术差距,可是,怎么解决呢?”

技术差距问题,暂时肯定是解决不了的。

恩波利-库博倒是想了个应对舆论的办法,他不可能公开承认好多实验无法验证,接受采访时干脆质疑说道,“大家都在关注变异元素,有的甚至说会成为材料学的革-命。”

“但是,到目前为止,我们没有任何发现。”

“或许只是实验检测错误?或许吧,在没有确凿的证据之前,谁也无法确定。”

“针对这个问题,我个人暂时保留意见。”

库博没有直接否定变异元素,但他的态度已经说明了一切,再配合舆论中的一些质疑和阴谋论,就有更多的人对于变异元素问题产生质疑。

这种情况下,国际湮灭理论组织的压力自然就变小了。

另一边。

王浩注意到国际舆论问题,就只是轻轻一笑而已,他根本没有特别的在意。

现阶段反重力性态研究中心的主要方向是研究f射线,他们也同样希望能够提升湮灭力场的强度,来制造出更高强度的f射线。

更高强度的f射线作用下,才能够制造出更多的变异元素,而不仅仅是磁化反应残留物中‘极为微弱’的含量。

实际上,变异元素就是反重力性态研究中心故意抛出的诱饵。

这个消息当然是真实的。

但是,想要制造变元素,就需要更高强度的湮灭力场,而制造更高强度的湮灭力场,就需要高强度螺旋磁场环境。

这些都是关联的研究问题。

如果国际湮灭理论组织把技术提升方向,定为依靠超导材料或设备基础,不断提升叠加力场来提升强湮灭力场,就肯定走在了错误的方向上。

“但是,想要继续提升f射线强度,归根究底,还是在材料上啊!”

王浩思考着。

基础材料的技术性问题,并不是靠研究就能解决的。

当王浩正在感慨的时候,忽然收到了超导材料实验中心发来的消息。

他们和材料检测中心联合,对于变异铁元素进行超导检测,发现变异铁基化合物,比常规铁基化合物拥有更高的超导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