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汉世祖 / 章节正文阅读

第446章 流光园(3 / 4)

作品:《汉世祖

这不只是诗文创作理念与方向的问题,更是政治主张与政策的问题,天下承平日久,让统治者与剥削者们把主要精力放在小民百姓,政治政策更加侧重劳苦大众,这就太考验他们的良心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新旧两派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也愈加激烈,王禹偁几起几落,除了刘皇帝的好恶变化之外,也因为诸多在朝官僚们的攻讦与排挤,以王禹偁的性格和主张,实在难让人产生好感。

而在诗文层面上的改革,柳王等人虽然做了诸多努力,大力呼吁,也引起了不小的反响,但从更高更广的层面来看,反对他们的人更多,实力也要更强,吴国公刘晖只是一个被推上前台的代表性人物。

这也是与社会整体环境、风气挂钩的,当下的大汉正处在一个封建王朝的兴盛期,并且还在逐步爬升中,是君主专制时代下的传统“盛世”。

对外虽然征伐不断,但不断的胜利压制着衍生的问题,外部危机有,但不严重,有如隔靴搔痒,并不能让大汉权贵们产生真正的压力。

对内虽然在长时间的承平发展中,滋生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与弊病,但也不妨碍国家欣欣向荣的整体格局,大伙都还生活在一个辉煌的时代中。

在这样的情况下,让当权者们,放下身段去考虑小民百姓,去关心民间疾苦,去反思为政得失,是很不现实的事情。肉食者们没有过度沉湎于盛世繁华之中,并直接、彻底、迅速堕落下去,已经很很难得了。

就这,还是老皇帝二三十年不间断鞭策的结果,南征北战,出海拓殖,固然给国家造成了一定的困弊,但若没有这些,难料近三十年承平时光后是大汉上层统治阶层又是怎样一副面貌。

就是过去以反思作为座右铭的刘皇帝,都逐渐丢了这个习惯,而自符皇后崩逝后,就更不知反思为何物了。刘皇帝如此,遑论旁人,仅靠柳、王等少数“有识之士”的警醒呼吁,显然是不够的,能起到一定积极效果,但无法左右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