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狂妄之徒(1 / 3)

作品:《掌家娘子的团宠日常

今日殿试,太和殿早早的摆好了桌案。

由圣上亲自命题,考生们各个打起精神,希望一鸣惊人得到圣上的看重,成为天子门生,从此便一飞冲天。

多少人跃跃欲试,只是当看到题目之时,一个个的就苦了脸。

去年南方大水,北方大旱,粮食减产,百姓民不聊生。

各地还有太子余孽出没,人心惶惶,不仅如此,漠北敌军屡次犯疆,真是风雨飘摇,内忧外患。

不过好在有沈大将军镇守,敌寇不敢轻易举兵,可外患不除,内患又难抚,多年都离不开的话题,治水,老生常谈罢了。

学子们针对今年形势,也做了很多备案,想了许多治水之法,除此之外,包括外交,按民,赋税,军饷,流寇...

殿试考的多为时政,学子们也有备而来,只是今年有些不一样,除了这些之外,圣上竟还问起了农事。

问农事可否救国、壮国、强国哉?可有良策?

一群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就算有那出身寒门之人,也只是略知皮毛,这个问题到是把众人难住了。

要说前一个问题,自然极其好答,可问是否有良策就完了。

其实办法也是有的,这样的考题也不是没出现过,可是大家也不过是常规答法,偶尔也能有些新意,只是想出彩就太难,太难了。

可万万没想到,崔元衡的一篇文章直接引起了惊涛骇浪。

殿中几位主考官看完他的文章,顿时坐不住了。

邱老翰林最先发难,“这简直胡说八道。”

“往年也有考生不知米贵几何,不知亩产几斗,可这位崔学子简直不知所谓。”

老翰林当初看到崔元衡的文章有多兴奋,这会儿就有多失控,气的胡子都在颤。

而他身旁的刘御史接过崔元衡的文章,缕着胡须也皱起了眉头,“这---”

“这崔元衡莫不是手抖写错了?”

“世人皆知,哪怕是上等田,亩产十斗之数已是高产,他若是有方法提升几斗也就罢了,可他居然大言不惭数百斗?”

“此子简直狂妄至极。”

刘御史脸色也难看至极,他们力捧的会元,居然是个说大话不腰疼的狂妄之徒,一想到这儿他们就被气的肝疼。

因此俩人一同望向正在悠哉喝茶的崔尚书。

忽然被同僚一双双杀人的目光看来,老尚书吓了一大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