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革清 / 章节正文阅读

第307章 解决问题(十二)(1 / 2)

作品:《革清

到了接近海边的位置,霍崇就已经看到海岸边的芦苇不对劲。到了海边,霍崇被惊到了。

以前看到的海边不是山石,就是沙滩。这是霍崇第一次见到黄土组成的海岸。海岸边上都是没长出来的芦苇以及去年枯萎的芦苇。

由黄土组成的海岸线在肉眼可见的细微速度崩塌,霍崇真的是第一次见到。眼见整个海岸线全数浑黄,宛若泥塘。什么蔚蓝大海,根本不存在的。

每一次冲刷,都能见到海岸线上的泥土中细微的黄土消失一点点。至少在黄土之中的大颗沙粒再海浪冲刷几十次之后会显得稍微明显一点点。

不时有芦苇倒入海里,虽然每次都是一两棵,而不是刀砍斧剁般一次一排。这却依旧是非常骇人的消退速度了!

“主公,可有办法?”旁边的孔不更焦急的问道。

“办法么,唯有修建堤坝。”霍崇叹道。

“在海边修建堤坝?”孔不更的声音都有些变调,那里面的质疑**裸到靠听就能想象到孔不更声音的地步。

霍崇只能点点头,“若是不修堤坝,任由这海水侵蚀下去,几百年来形成的三角洲就会消失殆尽。”

孔不更一脸懵圈,“主公,何谓三角洲?”

霍崇并没有用‘特种部队的名称’来看玩笑,此时完全没有开玩笑的心思。

三角洲,即河口冲积平原,是一种常见的地表形貌。河口为河流终点,即河流注入海洋、湖泊或其他河流的地方。未流入湖泊的内流河称为无尾河,可以没有河口。河口处断面扩大,水流速度骤减常有大量泥沙沉积而形成三角形沙洲,称为三角洲。三角洲的顶部指向河流上游,外缘面向大海,可以看作是三角形的“底边”。

孔不更听完,稍加思索就继续问道:“那得花多少人力?”

“这个人力虽然重要,然而重要的却不在于多少人力。而在于能够造出多少适合在海中建设堤坝的混凝土。”

“混凝土?”孔不更又找到了新词汇。

“混凝土不是三合土。混凝土是工业生产出来的材料,尤其是在海中使用,混凝土需要能够抗腐蚀。”

“……主公,若是有这样的好东西,为何不早些拿出来用?”

霍崇看着孔不更,心中十分不快,不禁答道:“因为没有那么多人搞生产,我们还在打天下呢。”

孔不更愣了愣,连忙说道:“不能为主公分忧,请主公责罚。”

霍崇这下感觉到自己说话有些重了,孔不更又不是什么现代科技专家,指望孔不更解决问题就是开玩笑。

为了不打击孔不更,霍崇叹道:“你已经做得很好了。没有夸大其词,能够准确将问题讲出来。你真的做的非常好。莫要多想什么,我们如果能打下来天下,绝不会是靠文过饰非,而是解决所有面对的问题之后,才能拿下天下。”

孔不更怔住了。眼神中有感动,有讶异,也有些霍崇看不明白的情绪。

然而不等孔不更开口,警卫那边传来些动静。转头看去,却是那些盐商们想靠近,被警卫阻止了。

盐商们见到霍崇看过来,当即就给霍崇跪下了,同时高喊着:“老爷,大老爷!要么还是让黄河回来吧。再这么下去,真不行啊!”

霍崇真不想搭理盐商,最后还是忍住不快,过去让人把他们拉起来,“不要急,这边的事情我们会解决。你们莫要为了一己之私就耽误全中国得解放。”

说完,霍崇叫上孔不更往回走。后面的盐商根本靠近不了霍崇,等他们完全听不到,霍崇才问道:“这边我已经看到了,你觉得盐商是不是都要完蛋?”

孔不更回答的斩钉截铁,“若是这么下去,他们肯定要完蛋。”

“为了他们自己,他们会出力修建堤坝么?”

孔不更皱起眉头,想了一阵后摇摇头,“主公,这个只怕是不行。”

霍崇其实还真的希望这帮士绅到了危急关头能站出来保护自己的土地,然而孔不更说不行,那就一定不行。判断清代人的方面,霍崇相信孔不更的判断会更加准确。不禁叹道:“士绅靠不住啊。”

孔不更听到这话,也不近苦笑:“主公,那些人的确靠不住。不过他们搞些歪门邪道,想写投机取巧的门路,心思活络的很。”

霍崇也没多听,就说道:“你在江苏受苦了。”

孔不更竟然不接这个茬,只是问道:“主公何时会开始动手?这个需要石料,我说的混凝土乃是黏合石料的材料,而不是单独用来建墙的材料。”

在江苏看了情况,霍崇也觉得心情好上不少。在徐州城看了一阵,正准备离开。却有送信的前来。原来是在松江停泊的西班牙人竟然提出购买火帽枪,松江那边的人没办法决定,只能跑来询问霍崇。

送信的并不知道霍崇在徐州,本是想通过徐州直奔临淄,此时知道霍崇当然来求见。

霍崇听完之后觉得有趣。虽然霍崇成长的时代已经是中国与美国争夺世界第一的时代,西班牙人早就不被中国放到眼里。然而霍崇并没有想到西班牙人这么快就跑来购买中国的先进武器。

重新带领中国回到世界巅峰的感觉……还真的不坏呢。

“这里面还没有价钱。”霍崇又看了看公文。

“是。回禀都督,俺们那边是想把价钱提高。此次前来是想弄清楚让不让卖。”

“对外销售武器,得经过朝廷委员会商议决定。便是有了旨意,也得由海关通关放行。所以我当下只能说,我觉得可以卖。至于价钱,不用特别高,要价那么高……旨意里面会写清楚派谁与西班牙人谈判。”

搞定了西班牙人的事情,霍崇心情有些愉快的离开徐州,赶回了临淄。一回去,又是各种事情扑面而来。

霍崇在众多事情中看了一番,就召开了委员会的会议。在会议开头,霍崇提出了一个问题,“你们是不是觉得树林,森林,是很少见的东西?”

这个问题一出,众人一脸的‘又来了’的表情。

霍崇知道自己考虑问题与这帮家伙完全不同,不能怪谁对或者谁不对。完全是不同的社会环境造就双方的不同立场。便是如此,霍崇只能选择自己坚持的东西。

“那我说的更明白些。山区必须绿化,高地必须绿化。你们觉得谁能承担起这个工作。这个工作需要的工作内容已经列出来了。”说完,霍崇把文件放了出来。

有些人根本就没看。有些人看了片刻就放下了,只有少数才看完。

看得出,大家觉得人事权应该在霍崇手里。

这边代理的户部尚书韦伯看的有些讶异,心中又有些对这帮官员的嘲讽。不愧是穷人出身,完全不知道事情是怎么回事。朝廷里面最高人事权当然在皇帝手里,所以韦伯根本就没有吭声。霍崇需要的乃是农业部里面林业厅的头头,怎么也得正三品官。

而且在这份人事选拔中,这样的人除了得知道怎么种树之外,还得明白怎么搞林业知识培训,得会建设出教授林业知识,培养林业官吏的学校。

韦伯就更不想插话。若有这样的人才,韦伯倒是想让这样的人到韦伯自己手下来工作。

辛辛苦苦种树有什么好的。到户部和钱打交道不好么?